2)第860章 河东柳氏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群人。

  一群代表着皇家利益群体的人,一群代表着文官们利益群体的人,一群代表着军方利益群体的人。

  任何一个群体的人,在拿到了权力以后,再想让他们将权力交出去,那他们肯定会殊死搏斗的。

  当然了,为了确保皇族在这种制度中保持一定的优势,三宰中必然得有一个人是外戚,军方三头目中也必然得有一个人是皇族中人。

  这样,皇族中的嫡庶、国戚,百官中的文武们的利益都照顾到位了,大家也不会反对,更不会拒绝。

  唯一没被照顾到位的可能就是皇帝了。

  而皇帝的态度,大家还不用在乎。

  有了这么一个想法以后,李元吉就开始做准备了,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李元吉决定不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并且也决定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去完成这件事。

  所以能告诉外人的就只能是假话,以及一些糊弄人的话。

  萧瑀三人明显是被糊弄住了,所以在离开太极殿前,再也没提为何要经略吐蕃这种问题。

  萧瑀三人在离开了太极殿以后,立马批复了李道立所需的款项,以及在突厥筑城的款项,同时遣鸿胪寺的人开始跟林邑和吐蕃的使者接触。

  初步接触,得到的回应并不好。

  两国的使臣几乎毫不犹豫的回绝了这件事。

  不过,李元吉也好,萧瑀三人也罢,都没有心急。

  要在人家的土地上划地筑城,还要驻军,这对人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一不小心人家就会丧失主权,人家会拒绝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得好好的去磨,得慢慢的去谈,静等时机。

  时机成熟的时候,不需要大唐多说什么,他们也会主动找上大唐,请求大唐在他们的疆域上筑城驻军的。

  就像是新罗那样。

  在萧瑀三人忙着花钱,忙着学习经济,忙着跟林邑、吐蕃的使臣谈判的时候,李孝恭针对博陵崔氏的阴谋终于露出了头角。

  七月七日,博陵崔氏的海船在扬州补给完以后,驶向棣州的时候,遇到了海龙王咆哮,一百多条商船中,除了最大的三支船只外,剩下的船只皆被海龙王所吞噬,其中就包括博陵崔氏帮大唐运送粮食的十支运粮船。

  消息还没传回长安,朝廷征博陵崔氏所运的粮食为军粮的文书就送往了博陵。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李孝恭在趁机落井下石,在趁机报复博陵崔氏在吞没荥阳郑氏产业期间对他表露出的不敬。

  但没有任何人出来帮博陵崔氏叫屈。

  因为李孝恭的这种针对是明面上的,并且在李孝恭的职权范围之内,博陵崔氏要是应付不了,那只能证明博陵崔氏技不如人。

  世家豪门虽说互相守望相助,但不是什么事都会互相帮忙。

  像是这件事,李孝恭是在海龙王咆哮完以后才开始向博陵崔氏发难的,那就说明博陵崔氏的商船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