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81章 大唐版: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到富邦强国,所以别说是蛮夷了,就是一只会说话的猴子,只要愿意效忠大唐,他都会让其入籍。

  没别的,就是为了充实大唐的人口数量,增加大唐的税收,让大唐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同时,还有余力去造福各地,兴国安邦。

  所以,现在的大唐并不排外,即便是一些非常重视血脉的世家豪门,也不在乎大唐在边陲之地收复蛮夷,为蛮夷登记造册,让其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结合历史上看,李世民在登基之初,似乎也不重视什么血脉、汉蛮、汉突的说法,但凡是愿意追随他,愿意向他效忠的,他似乎都收入到了麾下。

  也就是说,甭管是现在这个已经被改变了的大唐,还是历史上的大唐,在初期都不怎么排外。

  是人家不认可大唐,不愿意在大唐入籍,不愿意真真正正的跟着大唐混。

  大唐以后是否要坚持这个做法,不排外,李元吉还没有下决断,但从历史上看,大唐在人口壮大了以后,在发展起来以后,似乎开始排外了,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也不是谁想加入大唐国籍就能加入的。

  至少,在益、交、荆三州中的蛮夷,在大唐强盛了以后,就不好再加入大唐国籍了。

  历史上的大唐完美的向所有人阐释了一遍什么叫做‘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所以大唐如今实际的丁口有四百多万户,可登记造册的却只有三百万户。

  不过三百万户也够用了。

  依照十抽一的抽丁方式,两户能抽出一个壮丁来,挑挑拣拣,最后应该能组织出一百万兵丁。

  除了京中的守军、各城关的守卒、各王府的护卫、各衙门的役丁,最后应该还能剩六七十万兵丁。

  六七十万兵丁,别说是打现在已经半残的东突厥了,就是将西突厥和吐谷浑拉着一起打也够了。

  不过,李元吉肯定不会动用这么多兵丁去打东突厥,历史上东突厥还算强盛的时候,李世民打东突厥的时候也没动用多少兵马,现在东突厥都半残了,有个十万或者十五万的兵丁就足够了。

  剩下的就暂时留下搞搞基建、种一种粮食、添一添丁吧。

  待到出征的十万或者十五万兵丁磨砺的差不多了,再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万或者十五万过去接替。

  如此往复,有个三五年就能磨砺和挑选出一支能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的大军。

  东突厥,是李元吉定下的练兵场,可不是真的战场。

  所以覆灭东突厥很重要,练兵更重要。

  大唐以后要面对的可不止一个东突厥,还有西突厥,还有吐谷浑,还有吐蕃,还有高句丽,还有百济、新罗、林邑、倭国。

  曰本的话,估计永远也没有机会改名字叫曰本了,因为武则天不上位的话,没人赐这个名字给他们。

  对的,曰本这个名字就是武则天赐给倭国的。

  在武则天之前,曰本一直用的是刘秀赐给他们的倭国之名。

  大唐的丁口既然已经恢复到了可以练兵的地步了,那么练兵的项目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至于李孝恭所担心的五年策还没有彻底的落实完,那倒是不用担心,因为五年策中如今剩下的都是需要长久的去做的事情了。

  不是说真的只需要五年就能完成了,只要走上了正轨,以后接着做下去就可以了,没必要等它们完成,也等不到它们完成。

  因为很多事情是永远也完不成的。

  比如修路、修桥、兴修水利等等各种基建,这是永远也做不完的。

  因为人的需求,以及各种交通工具,永远在提升,所以基建这种事永远都在升级。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