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8章:平安道百姓欢迎明军_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条铁路的建设和分红,李朝的两个贵族商人会员也有份。

  在孔有德一路东进的过程中,他们可是帮了不少忙。

  用他们的话来说,李朝本来就是大明的固有领土,某些人亲近后金,就是该教训一下。

  煌夏商会修建这条铁路,他们的利益很大。

  商会在皮岛建立的炼铁厂,那里的铁矿石就是由他们提供的。

  商会还计划拿下铁山之后,在这里建设一个更大的炼铁厂,而掌握矿石的他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利益了。

  煌夏银行的银钞如今在半个李朝已经通行了,这得益于那些李朝贵族对大明奢侈品的喜欢。

  大明银元更是广受好评,甚至在李朝,一枚价值一两银子的大明银元,可以兑换到银子一两二钱左右!

  李朝的白银大量流入东江镇,而后由煌夏商会转入大明境内,铸造成银元再流通回来。

  如此一来,极大地填补了国内对白银的渴求。

  大明现在很缺少白银。

  因为贸易量的激增,流通在市面上的白银数量变得非常多。

  粗略计算一下,截止年底,仅仅煌夏商会的纯利润都在上亿两白银之上。

  虽然这些白银大部分都被投资下去,比如建设铁路,公路,机械加工厂,车马,商船等等。

  但为了保证资金流通,仍旧有一批数目不小的现金流是不动的。

  也亏是有着银钞作为银元替代货币,否则很可能会有显著的物价贬值。

  尚可喜搞来大量李朝“负隅顽抗的俘虏”,将其卖给商会之中的朝鲜贵族作为奴隶,而后这些人就被投入到了工厂和铁路建设之中。

  平安道的李朝百姓对煌夏商会非常欢迎,因为商会给他们带来了物美价廉的棉衣。

  京师如今的制衣厂有二十多座,这还是朝廷直接干涉阻止的结果。

  机械化生产出来的衣服太多了,平均一天,京师就可以生产十五万件成衣,一个月就有四百五十万套。

  一旦这些成衣完全涌入大明商贸体系之中,肯定会对南方手工业造成极大地冲击。

  为了让大明百姓有个适应的过程,其中相当一部分衣服都是朝廷采买,发给军户。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向外倾销。

  之前蒙古还没有被攻下来,就往蒙古倾销,现在草原内附,那就往更北方的鞑靼售卖。

  李朝和倭国也是重要的倾销地,尤其是平安道的李朝百姓,更是对煌夏商会的商品极其追捧。

  一件成衣,价格是国内成衣价格的三分之二,品质却是碾压国内商品。

  煌夏商会的商品涌入平安道,直接击溃了这里原有的布业,成衣业,成为平安道民众赖以生存的必需品。

  所以,这里的百姓对大明非常亲近,以至于毛文龙进军攻伐,他们还以为只是天朝军队路过,主动给让开道路。

  毛文龙率军攻打义州。

  原本这里是属于东江镇管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