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六章 商帮之争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鞭先行回苏州府,取消了事先准备在苏州府大肆举办的婚礼,再在沧浪亭的后院,将原来的梅花园清扫出来,用来安顿坤兴公主一行。

  方原本来计划在扬州城只逗留两日,便赶回苏州府。

  正当他准备离开之时,扬州知府曲从直却找上了门,还带来了扬州城最富有、势力也最大的两个帮会-山陕帮会、徽商帮会全希望面见方原的消息。

  盐税,乃是大明最主要的税课。崇祯末年商税三百五十万两,盐税就占了二百五十万。扬州府是淮盐的主产区,每年盐税有一百五十万两,占了全天下盐税的近一半。

  而山陕商帮,徽商商帮这两个商帮是江南最大的盐帮,因争夺扬州盐场的利益素来不和,为争取朝廷盐引政策的倾斜闹腾了上百年。

  两个商帮除了走正常程序找官府打官司,还时常示威游行,偶尔还举行大规模械斗,与饿了么、美团外卖为了抢生意组织员工群殴如出一辙,最后还一起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

  所谓铁打的买卖,流水的衙门,这两个商帮从明朝中期一直闹到清朝康熙后期,爷爷闹完了父亲闹,然后子子孙孙接着闹,祖祖辈辈无穷尽,扬州知府已换了几十人,还没完没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解决北疆边关的粮食、战马供应,实施食盐开中法,允许民间商人向九边军镇运输粮食,换取江南淮盐的盐引。

  所谓盐引就是食盐专卖制度下,朝廷颁发的盐业经营许可证,有盐引的卖盐就是合法销售,没有盐引的就是走私私盐。

  因陕西商帮、山西商帮大本营就在北疆边关,可以从陕西、山西组织运输粮食到边关军镇,再凭借官府文书到扬州府换取盐引,贩卖食盐获利,可以说占尽了地利的优势。所以至明朝初年到中期,山陕帮会几乎占据了淮盐买卖的大半壁江山。

  但明朝中叶后,改输粮换引的开中法为花银买引的折色法,也就是说,贩卖淮盐的商人不必千里迢迢运粮食到边关,单是花银子就能直接购买盐引。

  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这一举措彻底打破了山陕商帮垄断淮盐经营的局面,临近的徽商商帮开始大举涉足扬州府的淮盐买卖,至明朝中后期,形成了与山陕帮会鼎足而立的大盐帮。

  如今淮盐八大盐商里,山陕帮会、徽商商帮各占四个,可说是平分秋色。但整体势力而,而徽商商帮是蒸蒸日上,山陕帮会是在走下坡路。

  从知府曲从直的口中得知,今次这事儿的起因,是因山陕商帮而起。

  之前江南的总督也好,巡抚也罢,根本不会在江南饲养战马,因为成本太高。而方原是铁了心,不计代价的要在江南打造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

  这就让山陕商帮再次看到了难得的商机,便准备提出一个,以边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