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章 刘良佐的小算盘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龙江造船厂,趁机收复南京城。

  而刘良佐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之前他对马士英听计从,那是因为马士英掌握着三府的明军,还被任命为南京城的总督,跟着马士英,便能保住自己在池州、徽州的独立地位。

  但马士英如今已是丧家之犬,在采石矶的明军不过两万,只有刘良佐一半的兵力,要对抗方原,甚至收复南京城,必须由刘军来当主力,马士英就是拿他的军队来当枪使了。

  对于刘良佐这种半割据的军阀来说,因本身的基本盘太小,根本不可能有太远大,不切实际的理想。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当几日土霸王算几日,若当不了土霸王,就尽快择主而降,以交换个体面的结局。

  刘良佐麾下的四万军队就是他的命根子,也是他赖以生存,谈判的筹码。若再与方原对抗拼了个干干净净,刘良佐连体面投降的机会也没了。

  面对方原、左梦庚的两路进攻,刘良佐也知道南直隶是彻底保不住了,留在采石矶,随时可能遭到玄甲军的猛烈打击,不如趁早回池州,保存实力,再与方面周旋投降之事。

  他借口马士英在南京城荼毒百姓,受了马士英蒙骗为由,发表了一通冠冕堂皇、义正辞的演说后,立刻率四万军队回了池州府,甚至还派兵封闭了池州、应天府的边境,以示和马士英划清界限,绝不会和方原为敌的态度。

  至于和方原谈判投降的事宜,刘良佐先心存侥幸的提出可以投降,甚至应允按照池州、徽州的土地数量,如实的向方原缴纳田赋。唯一的要求就是保留军队编制,不接受方原的任何改编。

  方原所过之处,有两个硬性条件,才会准予投降。

  一是军队必须经由玄甲军的挑选后,改编进卫所;二是必须引进信访制度,接受锦衣卫的监控。

  刘良佐的这种投降条件,就是想在池州、徽州当个土霸王,方原想都不想便回绝了,再次令山陕商帮带去了消息,答应可以令刘良佐继续担任池州、徽州二州的总兵,但必须交出政务,军队接受改编。

  刘良佐一时也不愿轻易的交出兵权,还想再观望观望,至少要等朝廷表明了对南京城失陷的态度,再决定是不是接受方原的改编。

  他也就和方原玩起了重病在床的那一套把戏,直接令夫人出面向方原的使者回复,突然中了风,昏迷不醒,以拖延时间。

  方原也不去揭穿、催促他,只要他能保持中立,老老实实的呆在池州、徽州,也是方原眼下能接受的局面。

  刘良佐的大军撤退之后,马士英在采石矶是独立难支。

  进不敢进,长江北岸是十万左军驻扎的和州、滁州;采石矶前就是一万玄甲军封路,出城野战就是去送菜;

  退又无处可退,南京城丢了,池州、徽州被刘良佐封了路,实在是无路可退;

  驻守采石矶又无军粮供应,两、三万明军的军粮至少三百石,当时从南京城出征时,并未携带多少军粮,军中的军粮只够半月的用度,再撑不料多久。

  眼下的马士英可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江南是不能再呆了,他能想到唯一的去处,就是率明军从长江北上,抵达凤阳府,去和黄得功的明军汇合,再图后进。

  马士英花了三天时间,征收了沿岸五百艘渔船,准备趁夜带着采石矶的明军北上,往凤阳府行进。

  方原留守在龙江码头的水师统领施福早就派出哨船,得到了采石矶明军异动的消息,立刻报知方原,要不要沿江狙击,全歼准备北上的两、三万明军。

  方原沉思了一会,便令施福不要派出战舰狙击,放马士英的明军回凤阳府。只要凤阳府还在,左良玉就不敢觊觎江南,方原才能腾出手南下征服郑家。若左良玉攻占了凤阳府,下一步就是向江南用兵,到时就不能不两线作战。

  还是由得马士英、黄得功去和左良玉互咬,终于轮到方原来坐山观虎斗。

  想看好看的小说,请使用微信关注公众号“”。

  (回到明末玩淘宝)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