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八章分步实行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不啃。

  方原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当然是要先拿下最难啃的硬骨头,沉声说道,“南直隶不先做表率,其他省就会有闲闲语。若南直隶都顺利推行了,其他省也没理由再来闹腾。”

  三人一听便知方原是想先在南直隶实行,这也在预料之中。换做是他们要实行,也会在南直隶先实行,只是口中不说罢了。

  方原知道这次的动作实在太大,几可说得罪了整个文人特权阶层,还有依附在文人阶层的一群乡绅、富商。若只是单纯的使用大棒,在极限高压之下,那帮人表明上或许会屈服。但看似风平浪静,其实背地里是暗流涌动。

  所以要收服这帮人,大棒是必要的,胡萝卜也必可不少的。

  方原坐回了椅子,饮了一口茶水,这才说道,“今次的改革,肯定会给不少人带来损失,所以我也会想了法子稍稍弥补损失。”

  三人都是一愣,齐齐望着他,不知他还能给出什么补偿。

  方原不紧不慢的说,“从明年的秋收开始,但凡取消文人特权的州府,田赋一概减半收取。江苏每亩收八十斤田赋,今后就减为四十斤。福建广东每亩四十斤田赋,今后就是二十斤。”

  田赋减半?

  内阁三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浙直地区的田赋之重,自古便是如此。其他地区承担的是亩产10%左右的田赋,而浙直地区承担的是亩产20%左右的田赋。浙直虽是天下粮仓,却成了朝廷第一个盯上的肥羊。无论是唐宋,还是元明,赋税之重,绝对冠绝全天下。

  浙直的大小地主、富商早就不满历朝历代的这条苛政,所以才会想尽法子的偷税漏税。

  其中最主要的法子,就是忽悠朝廷实行了文人阶层限定亩数的田地不纳田赋的特权,然后凭借浙直称霸科举考场大半天下的优势,培养出大量不用纳税的进士、举人,然后将自家田地全转移到这些进士、举人的名下,便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光明正大的避税。

  若方原愿意让出一半的田赋,就是彻底松了压在浙直地区长达数百年的紧箍,这种天大的恩赐,已足以抵消因取消文人特权而带来的损失。

  席本桢家有良田至少十万亩以上,对这条减赋的政策更为关心,深嘘口气,再次问道,“方总督,你不是在说笑?真的要将天下的田赋减半?是一时减半,还是永久减半?”

  方原缓缓的说道,“既然永久的取消文人特权,田赋自然是永久减半!我征收商税、市舶税,并不是要敛财,而是要进行财政收入的改革,将田赋的重担转移到市舶税、商税之上。这么一来,老百姓有饭吃,才会安守本分,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

  众人才知方原取消文人特权,并不是想征收重税,反而是想减税,乃是名副其实的仁政。

  席本桢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