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八章 兵发山海关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后果是不堪设想。

  若换在平时,方原必然会先攻下战略要塞天津卫,再北上山海关,绝不可能留下这么个隐患。但郑森名义上是朝廷的左都督,水师提督,若冒然攻打天津卫,还怎么与朝廷忠诚合作,联兵击退满清?!

  天津卫里,郑森与周全斌,刘国轩也一再商议,是否要趁机出兵偷袭方原的运粮队。

  郑森也面临与方原同样的处境,左右为难。

  若是偷袭方原吧!若方原一旦失利,满清必然趁机入关,席卷京畿,郑森这一伙不就成了史书上口诛笔伐的民族罪人?

  若不偷袭方原吧!若方原击退了满清,接下来必然会轮到天津卫的郑森,双方早已是势同水火,哪里还有和谈的余地?以郑森的性子,是宁死也不会向方原低头。

  进入顺天府后,方原想到的法子就是利用周奎总督勤王兵马,抗击满清入侵的权力,调防周鉴驻扎在河间府的四万戍卫军一同北上。

  抵达天津卫后,周鉴的戍卫明军就驻扎在天津卫附近,名义上是协同方原北上山海关作战,其实是监控着天津卫内,郑森水师的动向。

  本是蠢蠢欲动的郑森见京畿戍卫明军也与方原站在了同一战线,不去堤防方原的玄甲军,反而堤防天津卫的大明水师,猜也猜到了周奎与方原之间的猫腻。

  京城朝廷是大势已去!无论方原能否击退满清入侵的满清鞑子,京城朝廷也彻底的没了。

  方原胜,则方原一统天下;满清胜,则满清入主中原!

  在这种局面下,郑森死守的天津卫其实早已成了一块死地,出不出击方原,早已于事无补,便放弃了偷袭方原运粮队的想法,开始暗中集结水师,兵马,再谋出路了。

  在周鉴戍卫明军的掩护下,方原顺顺利利的过了天津卫的防区,见郑森果然知情识趣,没来铤而走险的偷袭,便直接差人向郑森再送去了一封劝降书。

  以方原的估计,郑森是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估计是不会投降,便不等郑森的回信,开始加快行军往山海关杀去。

  大军刚刚离开天津卫的范围,方原便接到施琅从前方传来,顺利攻占老龙头海城的捷报。

  五日前,施琅率浩浩荡荡的水师,还有大批兵马抵达老龙头海城,开始炮轰老龙头海城。

  以施琅水师的战斗力,还有戚继光修建老龙头海城时,面向海疆的防御力,纵然有特战军相助,只要吴三桂派一万关宁军驻守老龙头海城的话,想要短时间内攻克老龙头海城,也是痴心妄想。

  但吴三桂却轻易的放弃了老龙头海城的布防。

  因吴三桂在山海关的兵力有限,既要防御关外的满清,还要防御关内的玄甲军,在中间成了夹心饼干。玄宁均所有四万兵马驻扎在三十里长的山海关防线,还唯恐有失,哪里敢分兵去驻守一个十里外,只有防御海疆作用,对山海关卫城防御并不算要紧的海城?

  吴三桂没有将老龙头海城当作一道防线,而是当成了前方的哨岗,仅仅的驻扎了一百军士,一旦方原的玄甲军逼近了山海关,立刻返回山海关卫城内报警。

  施琅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的攻陷了老龙头海城。

  老龙头海城的陷落,方原终于在山海关前找到了一块立足之地。何况海城是依山而建,背靠大海,一旦前方战事有变,或吴三桂投降了满清,或京畿的几股明军抄了方原的后路,也可以从海路平平安安的返回山东威海卫。

  方原的大军在五日后进入了老龙头海城,因老龙头海城占据了海滨的制高点,便安排一半的军士驻扎在山上,看守着随军的粮草,一半军士驻扎在海城内,接管了城防。

  (回到明末玩淘宝)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