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九章 左右为难的吴三桂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讲,自然是满清的条件更有诱惑力。但从忠义来讲,引满清入关是什么性质的事,吴三桂是心知肚明。投降方原,不过是大明的内战,吴三桂算是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降满清,他就铁定坐稳了汉奸之名,千年后也无法洗刷耻辱。

  吴三桂是心事重重,披上了虎皮棉袄,由几个亲兵护卫着到了山海关的北关楼上,望着关外远方满清鞑子密密麻麻,闪着火把的军营,默然不语。

  之前他已从条件优厚,忠义两个因素上分明考量了投降方原、满清的利弊。满清、方原各得了一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军事上的考量,吴三桂是不能不顾忌。他是关宁军的统帅,不能不顾全整个关宁集团的利益。

  方原、满清两方,到底孰强孰弱,也是他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投降实力更强大的一方,关宁军可以最大限度上的保全;投降实力较弱的一方,关宁军显然就是成了传说中的炮灰。

  吴三桂一生都在与满清八旗作战,满清八旗的战力强横,他是了如指掌。纵然以关宁军的战力,能在相同兵力下,与满清打出2:1的战损比,也十分不易。

  方原玄甲军的战力又如何呢?

  吴三桂在亲兵的护卫下,又纵马来到了南关城的城墙上。十里外就是老龙头海城,夜幕下,他能清清楚楚的看到老龙头海城和山上的灯火通明。

  吴三桂的关宁军从未与玄甲军正面交战过,对玄甲军战力强弱的了解只是道听途说而来。

  玄甲军确实在山东、辽东打败过满清八旗。但,以吴三桂看来,那是游击作战,是骚扰战,打了满清个措手不及。若与满清正面交战,靠的是真刀真枪,游击战、骚扰战什么的全不管用。玄甲军还能不能有优势,殊难预料。

  至于玄甲军灭福建郑氏,那是水师强劲,与陆战无关;击溃江西的左良玉集团,也是因左良玉不过是一群匪兵,战力岂能和满清相提并论?

  打败李自成的三十万闯军、孙传庭的二十万明军,倒是令人信服的战绩。但李自成、明军的战力,和满清还是有相当差距的。换做关外的满清八旗八万大军来,估计也能做到。当年的十省总督洪承畴在关内剿匪剿得风生水起,到了关外还不是打了个松锦惨败?

  吴三桂远远眺望着老龙头海城,在他的内心,对方原玄甲军的战力确实是心中没底。若玄甲军遇上满清八旗是一战而溃,那他才真正的上了贼船,哭都哭不出来。

  一阵寒冷的夜风袭来,吹得吴三桂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脑子里突然灵光闪过,百闻不如一见,既然摸不清玄甲军的战力,不如先约战玄甲军打一场小规模的战役,便可知玄甲军的战力强弱。

  这一场试探之战,便可以决定军事实力的这一分该投给哪方,便投降哪方!

  吴三桂心中已有计议,忙找来方原派来的使者周鉴,令他回去向方原回话。双方都是大明的军队,兵戎相见,不过是便宜了关外的满清八旗。不如双方在山海关以南的一片石约战一场,各派一千最强的军队出战。

  关宁军若胜了,方原就立刻从老龙头海城撤兵前去京畿,不要再干涉山海关与满清的战事。玄甲军若胜了,吴三桂愿献关投降,与方原共同出战满清八旗。

  周鉴被晾在山海关两日两夜,本还在惴惴不安,担心吴三桂会不会突然投降了满清,砍了他的人头祭旗。

  但见吴三桂突然令他回去向方原约战,无论双方能不能谈妥,他也是逃离了虎口,忙连声应了,出关去向方原汇报。

  吴三桂一面令周鉴去向方原约战,一面还邀请满清使者范永斗到随军观战。他这是在和满清拖延时间,佯作应允满清的劝降,并愿意先派兵和玄甲军开战。

  (回到明末玩淘宝)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