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去不返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衮的大军还在山海关外驻扎着,随时可能攻打山海关。在这个紧要关头,方原却要兵锋南下遵化、永平,若山海关一旦失守,那还得了?

  按照关宁军从袁崇焕就开始实行的传统,所谓蓟辽督师和关宁军只需要保住宁锦防线、山海关的安全就算完成任务。至于满清是不是从蓟镇潜越,是不是在骚扰京畿,杀了多少京畿百姓,甚至会不会攻破北京城,将大明皇室一锅端了,都不在关宁军的职责范围之内。

  关宁军前去救援北京城是忠心,不去救援是理所当然,也没有过错。朝廷胆敢来招惹关宁军,就学着祖大寿带兵掉头就走。

  吴三桂忙提醒道,“摄政王,我们的心腹之患在关外的多尔衮,不在正红、镶红二旗啊!”

  方原似笑非笑的望着他,知道关宁军阀的老毛病又犯了,冷冷的一笑道,“吴都督的意思是?”

  在吴三桂看来,关宁铁骑能躲在山海关内,不去遵化、永平和满清鞑子打野战那是最好的选择。京城的百姓有什么可救的,徒耗兵力而已。袁崇焕去救了,却被京城百姓分食其肉,还不如保存实力继续观望,“京城内还有数万守军,鞑子兵是攻不破的。我们的主力应该留在山海关,与多尔衮周旋。”

  方原轻哦了一声,接口道,“我明白了,吴都督的意思是,等正红、镶红二旗抢够了,杀够了,便会自行撤出关外,是吧!”

  吴三桂点头道,“是,之前几次鞑子兵入侵,也是抢了就走。摄政王,当以大局为重,若山海关有失,京城也彻底完了!”

  方原听了几乎就要发作,厉声呵斥。

  之前还真是没看错关宁军的军阀本质,照关宁军如今表现出来的尿性,面对京畿内的鞑子兵,在自家主场都不敢出战。方原对关宁军是彻底的失望,这种军阀习气已深入骨髓的军队绝没有再继续保留的必要!但,在这个紧要关头却不能节外生枝去刺激吴三桂、关宁军。万一吴三桂一个想不开,又去投了多尔衮,便更为棘手。要收拾吴三桂,也要等满清鞑子退兵之后,再和他计较。

  方原强压下了怒火,淡淡的解释道,“吴都督,我虽只与多尔衮打过一个照面,但对此人的心思还是略有了解的。他能为了夺取皇位,在辽东之战放我过境,也就能为了保住皇位,牺牲正红、镶红二旗。”

  “多尔衮,留在山海关外,不一同入关,就是想与我和谈了!”

  战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多尔衮会来和谈?吴三桂是有点不信的,正要再说,却被方原打断了后面的话儿,“赤古台,你率两万玄甲铁骑;吴都督,你率一万关宁铁骑;刘统领,你率坦克营所有的二十五辆坦克,一同前去解决入关的正红、镶红二旗。”

  “老三,你派人去联系周遇吉,我无须他前来遵化、永平参战,只要他死守蓟镇的长城关口,切莫放一个满清鞑子出关。”

  方原调派了精锐的两万玄甲铁骑,还有坦克营前去遵化、永平,而关宁铁骑只调派了一万,由吴三桂亲自统领前去。

  他不指望关宁军能在战场发挥什么作用,凭关宁铁骑欺软怕硬的尿性,也就只敢去欺负欺负李自成。面对满清八旗,打都被打怕了!

  方原令吴三桂领兵前去,不过是在调虎离山,正式接管山海关,以免吴三桂留在山海关内,再生变数。

  方原已下了军令,而且还是由玄甲铁骑去打头阵,剿灭鞑子兵,吴三桂不敢再拒绝,只能拱手领命。

  方原起身盯着诸将,沉声道,“之前的京畿,是纸糊的防线,鞑子兵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和逛自己后花园一样。这,既是大明的国耻,更是大明军人的奇耻大辱!从此战起,鞑子兵随意入关侵袭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只要鞑子兵敢入关来杀我百姓,就一个也别想活着出关!”

  方原这话一出口,就是给赤古台、刘一良下了最严厉的军令:这次攻打遵化、永平,无须俘虏,一个鞑子兵都不留,尽数的杀了!

  吴三桂早被鞑子兵给打怕了,听了是默不作声。赤古台、刘一良却是兴奋异常,拱手大喝道,“遵命!鞑子兵全杀了,一个不留!”

  (回到明末玩淘宝)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