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 移山填海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绞吸船造地。

  也是先围堰,然后架设长达几公里的排泥管道,与远方的绞吸船连接。

  绞吸船,全称为绞吸式挖泥船,它安装着泥泵和吸泥装置。

  绞轮一般安装在船头,接触海底后,绞轮转动,绞松海底泥沙,再用泥泵将泥浆从吸泥管吸入,经过排泥管送到围堰当中,经过沉积后,海水滤走,海沙留下,形成陆地。

  移山填海、围海造地的方式花费都很大,这也是李满仓说需要上百亿投资的原因。

  而陈立东的方式是啥?

  他用超维度熔炉啊。

  东华矿业也已经开张营业,熔炉正在不停地吃进矿石、矿粉,直接变成元素单质。

  系统熔炉的消耗,除了吃进时收取20%的系统税,就只有开启时的电费了。

  电费怎么算呢?一吨物资100度,就这么简单直接。

  无论是产出钢坯、石墨烯、还是金刚石,都是这个价。

  过去,陈立东把吃掉的乱七八糟元素单质都换成了金币。

  包括硅。

  硅是蓝星上最常见的一种元素。

  错了,初中化学老师说过:硅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元素。

  “极为”、“常见”,两个词本身就矛盾。

  蓝星超过四分之一的物质就是它,在丰度上排第二,排第一的是氧。

  硅这种东西,极少以单质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现,而是以复杂的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

  在系统物资回收平台,把硅兑换成金币的话,也非常便宜。

  所以,不如把这些东西做成材料具现出来。

  陈立东实验过,从系统输出来的硅元素单体是晶体硅,一种黑灰色的细小颗粒,纯度100%。

  这种纯度的硅晶体,其实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单晶硅做晶圆,多晶硅做太阳能电池板。

  在陈立东这里,花费100度电,就能得到海量的硅元素单体。

  这要是让那些半导体企业知道了,非得把陈立东切片不可。

  所以,必须把硅做成更便宜的东西,再输出出来。

  啥东西呢?

  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的成分有啥?

  氧、硅、铝、铁、钙,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东西。

  铁和铝在硅酸盐水泥中的含量不超过百分之四、五。

  1997年,蓝市东方水泥集团出产的水泥按标号不同,价格在260元到400元。

  陈立东用系统熔炉出产的水泥,成本几乎就只有100度电钱。

  烧制水泥的工艺,比熔炼钢坯要简单。

  修路、修港口用的最多的建材就是水泥、钢筋。

  在陈立东这里,就是白菜价。

  而填海的沙子,造绞吸船就行了。

  那填路基的石头用啥呢?

  盘山市名字里有个山字,但它属于辽河冲积平原,整个区域就没有一座山,最高点海拔才18米。

  从几百里外运石头的话,运费绝对受不了。

  修条铁路的话,也太费事。

  陈立东决定抓时间进行模拟火山的实验,然后就能出产岩石了。

  出产岩石的话,主要成分也是氧化钙、氧化硅,耗费的也只是电钱。

  陈立东的打算是:

  由机械仆从们从鹿城、白云矿以及准备投资的昌龙矿,吃进矿石。

  然后再安排几名机械仆从到盘山这里,召唤信标,开启熔炉,输出岩石。

  这种骚操作,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移山填海。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