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四章 单晶硅棒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后,华夏企业会将太阳能电池板玩到白菜价,一平米的板子也就600元人民币。

  如果现在陈立东开黑搞的话,可以直接做到白菜价,因为制作太阳能天池的硅晶片可以从系统熔炉获得。

  1996年2月,留虬地区投资设立的中德电子材料公司投产,生产出岛内首支量产级八英寸单晶硅棒,这根晶棒重公斤,长85公分,可切出八英寸晶圆硅片850片。

  据这家公司测算,这根晶棒的成本约3万美元,每公斤400美元,好贵是不是!一吨钢坯才300美元。

  如果从系统熔炉容量需要多少钱呢?只需要度电钱!

  晶棒得成分是硅,说糙点就是沙子。

  前边说过,硅是蓝星第二丰富的元素,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第一的是氧,氧和硅生成的二氧化硅就是烂大街的沙子。

  陈立东从未用熔炉回收过硅这种东西,但是这种元素的单质在系统中还是积累了很大的量。

  怎么来的呢?就是夹杂在废钢铁、洋垃圾中,被吃进去的。

  在工业助手系统中,陈立东很少将硅换金币,因为换金币少得可怜。

  然而,这种烂大街的东西,却能做成当今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卖价最贵的东西:芯片!

  芯片是怎么制成的呢?

  造芯片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二氧化硅还原成硅锭,再经过提纯和直拉法生成一根长长的硅棒,然后对这根硅棒进行切割、研磨和抛光,片出一张张光盘一样的硅片。

  第二步,将硅片送往晶圆厂通过光刻和蚀刻雕刻出晶体管的物理结构,并通过离子注入和覆膜等手段赋予其电特性,重复这个过程,数以亿计的电子器件及其对应的逻辑电路依次生成,最后这张晶圆上就会出现数百枚芯片。

  第三步,将这张晶圆上的芯片切割分离,并进行封装测试,完成一个个芯片的制造。

  以上就是芯片的工艺流程。

  简单吗?非也,直到陈立东穿越那年,华夏作为制造业大国还在芯片上被别人卡着脖子。

  在此时的1998年,华夏已经意识到在芯片产业上与国外的差距,连续启动了908、909两个国家级工程,可谓举国之力跨越赶超。

  可从重生者的眼光来看,这两项工程虽然使国内芯片产业有所突破,却都未达到预期目的。

  二十年后直到陈立东重生之际,山姆等国的芯片产业已经摸到技术的天花板,华夏企业还在咬牙追赶,拉开的距离至少10年。

  作为系统之主、工业达人,摆脱不了芯片。

  现在,在“大本营”里,有一位叫陈地忠的机械仆从正在被陈立东授权使用研发平台进行工业试验。

  用来制造芯片的沙子不是工地上那种普通的河沙,而是硅含量更高的硅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从硅石到单晶硅,要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