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章 毒殇之镇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不到保证......”

  NHK看似正义满满,富有国际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可为啥不去曝光本国核电站泄露问题?却费劲巴拉跑到华夏来担当正义呢?

  其实,都是利益使然。

  因为在太阳国,也有一批再生资源处理企业,他们也要靠回收这些电子垃圾谋求利益。

  大量电子垃圾被送来桂屿,抢了他们的货源,这才出资请NHK广播公司做了这个专题片,并利用各种渠道,在华夏广泛传播。

  几年前,美废、洋垃圾事件让华夏环保部门灰头土脸。这次的电子垃圾,再次把他们放在油锅里打滚。

  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后发现,桂屿镇电子垃圾回收问题严重而复杂,而且很难处理。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桂屿从事回收、拆解、加工生产再生资源与销售的作坊多达5000多家,各类注册登记的企业、个体户300多家,从业人员多达4万人。

  在这里,每年处理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多达180多万吨,产值超过160亿元,上缴税金1800多万元。

  而且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有的村专注回收塑料,有的负责处理玻璃,有的回收外壳板,有的负责电线电缆,有的人买来设备专门检测元器件、将能用的挑选出来,有的人则自学了化学知识,精通炼金,专门溶解电路板。

  而镇子上那些积攒够了家底,搬出去的人,都在鮀岛市买房买车,却仍在从事经销业务。

  他们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购销网点几百个,有人负责在国内回收废旧电器和电子产品,有人负责销售拆解后的材料和元器件。

  甚至在镇中心已经形成了两个专业市场,一处负责交易废旧物资,一处集散拆解的材料和元器件。

  每天从各地来的客流多达2000多人,有收废钢废铜的、收电线电缆的,还有收二手内存、显卡、硬盘的。

  这里的问题,不是一个“关”字能解决的了。

  怎么办呢?

  环保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愁到牙疼,最后有人提出请东华来。

  东华再生的李福华等人,其实知道有这么一个桂屿镇,甚至与对方玩过对垒、开展过竞争。

  然后双方达成了“划江而治”的方案:你在长江北、我搞长江南,井水不犯河水;有时双方还会互通情况,避免哄抬回收的价格。

  桂屿镇做到近两百万吨的回收规模,靠着华夏国内产生的电子垃圾是不够的。

  华夏的家庭,电器普及得晚,还未到大量报废的年限,而且保有量本来就不多。

  于是,桂屿镇的人开始眼睛向外,与太阳国的再生企业抢资源。

  在山姆、太阳、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生产制造企业和使用这些电器的家庭和个人是要付费的。

  比如山姆的计算机生产商,就被要求在每台个人电脑中增加2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