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九章 传宗接代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棠华博士正在研制一种智能传感装置,能够检测电池运行状态,防止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其实就可靠性来说,真的是用18650圆柱电池组装成电池组更现实。

  不过,软包电池的优势在于,它的重量轻,能量密度大,空间效果好。

  重量轻,是因为没有那么重的壳。

  空间效果好,也是因为软包电池可以做成长方形状以及任意尺寸,更方便填充进电池组里,比圆柱电池节省大量空间。

  现在宁玉波已经将动力电池组的研制任务交给另外一位黄博士,他把精力集中到改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材料上。

  孙学松也把主要精力放在电池厂的生产管理上,同时接过了测试动力电池组的任务。

  梁洪健利用关系接了一个大订单,做蓝牙耳机电池,一种可充电的纽扣电池,开发难度不大,但是需要重新开模,布设生产线,这又需要一笔投资。

  不过这种投资非常值,按照梁洪健的估算,这种蓝牙耳机电池的年需求量可以达到几亿只,自家搞出来可以赚几年快钱,生产线只要落地,就是下蛋的母鸡。

  看来,陈立东需要的动力电池,又要继续拖下去。

  听完陈佳宁的讲述,陈立东只能无力地叹气,博士们一个个忙的很,最忌讳外行老板瞎捣乱。

  至于会不会被孔一麟打脸,脸不就是被打的吗?

  孙婕跟三位老太太相处长了颇有心得。

  婆婆、媳妇、闺女,这三个角色演绎了华夏几千年的悲喜剧。

  更何况,这三位老太太,分别是妈妈的妈妈、妈妈的婆婆和婆婆的妈妈。

  三位资深女人如何评价媳妇?如何彰表自家的闺女?

  老太太们出身经历不同,对今世、今时、今事如何看待?

  孙婕的体会是:姥姥果然不愧是旧时财主家的闺女,喜欢吩咐人,在大别墅里寻求掌控欲,开始是吩咐外甥女/干这干那,后来就吩咐陈雨墨姐妹跑东摸西。

  奶奶是苦命人,但是眼盲心不瞎。

  老人家平时很少发声吩咐人,自己能干的全部自己干,包括洗自己的衣物,吃饭后去洗碗,如果在卧室、客房找不到她,八成去了卫生间,找个盆在洗自己的内衣。

  老人失明几十年,生活的磨砺使她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对空间距离更加敏感,凭这种第六感,她能把烧开的热水灌进暖水瓶里,能把线串进针鼻、缝补衣裳。

  陈立东的姥姥的特点使唠叨,王桂清很随这个老太太。

  老人家喜欢说:“我那个大闺女啊,上学少,识字不多,打小帮我看孩子、十三四就得下地干活挣工分。

  也不知道她的命咋就这么好,养活俩儿子都这么能干。”

  有时候跟孙婕嘀咕:“我闺女爱唠叨,嘴上没个把门的,常常说话不中听,其实她心里根本不是那个意思。”

  可怜天下父母心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