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章 神匠纷至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上油气生产平台上都会有一个高高的塔架,上边点燃着熊熊火焰。

  某油田曾经做过测算,这支燃烧的“火炬”,每天烧掉的伴生气,价值一台“法拉利”豪华小轿车。

  海南奋进号之前的设计也是点燃。

  但随着海上采油技术的创新,人们研制出了伴生气回收系统,这是一种大型的工艺模组,高度集成了11台设备、138根管线,已经能够做到一体化、集成化的建造,理论上可以整合到这艘已经接近完工的平台上。

  伴生气回收系统总重3800多吨,设备尺寸大,重量达,那个冷凝塔部分就高达20多米。

  如果硬生生安装到奋进号的甲板上,肯定会出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船体重心,影响它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船体结构已经完工的船体上调整设计,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可现在有了东华的可视化、数字化工业设计软件,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还能模拟机器设备的运行,找出设计中的瑕疵,从而确定更加适合的方法和路径。

  这就是系统科技研发板块最核心的魅力,也是让赵汝衡称之为工业设计神器的根本所在。

  鄂省,江城,中船重工701研究所,朱弘昌研究员接到赵汝衡电话后纠结不已。

  赵汝衡告诉他,东华有一款软件可以称之为工业设计神器。

  “神器”两个字从赵汝衡口中说出来,那绝对不简单,而且据说东华那边竟然已经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设计数据弄完,包括船舶主体和动力系统,这几乎完成了航母设计的80%,这本来应该是701所需要干的事情。

  701所与708所一样,曾经归国防部,现在隶属于中船公司。

  朱弘昌自两年前就接了航母设计任务,他带着所里的同志这两年主要任务就是消化吸收随同瓦良格买来的航母设计资料。

  那些资料重达50多吨,据说花费200了多万刀。

  在收到几卡车的资料时,朱弘昌还曾感慨200万刀花得值,让华夏航母设计能够缩短几十年的时间。

  去年6月,设计工作出了变化,东华将一艘核电船开了过来,那是跨越瓦良格一代的航母。

  尽管也是个壳子,但在登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那一刻,朱弘昌也从心底升起对苏熊同行们的敬意。

  核电船到了华夏的消息传开后,瓦良格很快被突厥国放行,不久之后就到了旅大军港。

  华夏高层定的计划是,先恢复瓦良格,再借鉴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设计追赶山姆国的航母。

  这样做,也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

  可现在,东华人复制出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设计,用赵汝衡的说法是,已经完成了这艘航母的数字化。

  朱弘昌深知这些工作的难度,因为他就再做复制瓦良格号设计的工程。

  这两年朱弘昌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