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废车拆解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燕子,我带你去打苇叶呗?”陈立东向妹妹发出邀请,妹妹愉快地答应了。

  说是带妹妹去打,其实是需要妹妹带他去找打苇叶的地方。

  哥俩没动车,11路,走着,艾德蒙远远地跟在身后。

  南陈村有3000多亩地,水田一千多。其余的旱田、菜地、果园,基本上被工业项目圈占了。

  村里主要劳动力都在厂里打工,一千多亩水田,被二十来户种植大户给转租下来,会给原地主一亩地两百到三百的租金。

  这几年,稻谷价格不错,去掉地租、农业税、水电费以及种子农药花费钱,一亩水田还能纯收入三四百。

  所以只要豁出辛苦,租上一百亩地,到年底就能赚上几万块,比上班挣工资要强。

  前提是能找到这多的地,能垫起本钱。

  田间路已经在春天进行了修葺,全部硬化成了水泥路。

  现在水田种植,已经向半机械化发展,走着的路上遇到几辆拖拉机,拖斗里载着成吨的化肥,突突突地向田里驶去。

  据说到清朝末年那会儿,这里还是斥卤不毛之地,连苇子都不好好长。

  这一带属于九河下梢,双龙河、青龙河、沙河、蓟河等河流到这里散了摊,形成了沼泽,以更细的多个支流入海。

  解放后,开始治理河道,开沟挖渠,洗盐沥碱,植苇种稻,盐碱地才成为了米粮仓。

  这里的芦苇,品种有五六种,大部分是从盘山、白洋淀等地引种栽植的。

  其中一种叶片非常大,而妹妹跟小伙伴来过,知道这种芦苇在哪扎堆。

  芦苇生长在水渠边上,陈立东淌着杂草,一边把宽大的叶子从苇杆上剥下来,一边用手拍打着糊脸的蚊子。

  “二哥,大哥这次要成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妹妹虽小,但已经学会八卦了。

  “看我什么?”陈立东装迷糊。

  “搞对象啊,咱妈那儿一直给你算计呢。”

  “我有了。”

  “有了?你自个儿搞上了?”

  “别跟人说,我看上一个正准备去追呢。大哥这个要成了,我就给你带个二嫂子来。”

  “真的假的啊?”

  “我啥时候跟你吹过?”

  “大伙都说你是陈忽悠,信你才怪。”

  哥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忽然陈立东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

  一看存的名字:安德烈。

  按下接听键,只听对方说道:“Hello,boss”。

  “别说英语,我听不懂。”陈立东说道。

  “好的,老板。窝绘过了,陈,窝取尼假了。”

  “回国了?哪个国?”

  “尼递过,窝载尼滴家。”

  “你让弗吉尔接电话。”

  听安德烈生硬的汉语,实在是费劲。

  应该说,安德烈语言天赋还不错,半年时间敢用汉语说话了。

  弗吉尔跟陈立东说,他们昨天陪着安德烈从山姆那边飞到蓟市国际机场,现在已经在陈立东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