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4章 何谓神境,何谓真仙_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延续,天意选择损众生维持天地。

  幸好,苦境家大业大,而被它供养出来的蔺重阳也在反哺天地,无需去折腾众生。

  有句话叫——明心见性,明道见仙。

  元神生心念,如母生子,子不见母,就是无明。

  子与母合即为明心见性。

  蔺重阳便是因为先成就了法则,进而通过完善混沌大道作为承载,不断积累。

  贯彻本质与真实,粉碎真空,明道见仙。

  那一步他还不能踏出去。

  准确来说,他的道路有那么亿些超前,正常情况下可以借助外力由量变引发质变,也就是按照元气、元精、元神的顺序突破。

  而自我修持,则是先将元神境界突破,再借量变引发质变,元精或者元气的其中一项,最终两项反哺一项。

  三元合一却是有说法。

  元神生心念,心念归元神前,只能感物。

  明心见性元神显现后,生元气,然后能触物。

  神气合一的时候,能御物。

  精气神三元合一之后,能化物。

  这里是以「物」指「道」,而「明心见性」也有其他称呼,「存心养性」,「修心炼性」,修行路上三教一理,不外乎自身三宝,终究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若是再进行细分……

  “若是再进行细分,还原返本,三教只是以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故而,修行之法各有侧重。”

  卷轴还在被书写之人加长,一字一句,皆是修行之道的精粹。

  儒之「执中贯一」,乃是神关。

  道之「抱元守一」,乃是气关。

  释之「万法归一」,乃是精关。

  三者皆成,以心如一,玄关归窍,进而不入轮回。

  此一即全,即无限,即万物,即——道。

  奈何,尘劳关锁,故须扫除三心,飞却四相。

  三心者,凡心、血心、色心。

  若不除此三心,难出三界。

  三元合一,去除三心,而后心意合一,统合无限,成就全一。

  之所以说修仙道者还能再进,乃是因为,那条路本身没有问题,充其量也就侧重不同,导致最后的成就同样侧重某一方面,可以通过修持补回来。

  修法准,是用取巧的方式走了最后一步,致使道心有缺、大道有缺而路断。

  所谓之「心」——

  以分于天而言,谓之「命」;

  以受于人而言,谓之「性」;

  以主宰乎一身而言,谓之「心」。

  命也、性也、心也,其名虽殊,其实则一也。

  心何以明?——

  欲明其心,当先识何为「人心」?何为「道心」?

  夫纷纷扰扰之心,乃「人心」也;

  欲明其心,先将此心放下,其所馀者,惟清静耳!

  夫此清静之心,即所谓「道心」也;

  将此心认得,而时时操存之,此即所谓「明心」,而始存心也。

  迨操存既久,道心常得作主,人心不能用事。

  将心与道合,道与心契。心之所在,皆道之所在;道之所在,皆心之所通。道能竖通三界,凡三界之事,心即无不明焉,此即所谓「正心」;此即所谓「存心」,而后「明心」也。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观」之一字,三教同然。

  释曰「观自在菩萨」,道曰「观空亦空」,儒曰「顾天之明命」。

  由此观之,三教心法可知矣!

  无住心法,无为大道。参得透,当前就是;解得开,转瞬即成。

  卷轴上的文字宛若龙蛇之形,提笔书写的身影神色淡然,眉心的混沌天心散发玄晖,静静跳动。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