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章 223 农事_寒门之士[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倒过了一段滋润的日子。

  有空的时候,他便坐在河边钓钓鱼,这时候妙妙便抱着滚团坐在他旁边。

  柳贺对妙妙比划:“滚团来咱们家的时候只有这么一点大,它胆子很小,你祖母叫它往哪儿去,它就往哪儿去。”

  “滚团还畏惧临家那只滚地锦,那猫也好些年没见着了。”

  柳贺说什么便来什么,他刚提那只滚地锦,便看到一只玳瑁慢悠悠地出现在他背后,看着样貌很像是当年那只,但柳贺也并不确定。

  滚团精神一向恹恹的,回下河村之后倒是稍好了一些,此刻见了那只玳瑁,它便自妙妙身上跳下来,两只猫一起玩了会。

  妙妙便不看柳贺钓鱼了,专心致志盯着两只猫看。

  柳贺不外出便在家陪着妻儿,若是外出,便绕着通济河和茶山走一走,他注意到,柳家的族田似乎种了不少甘薯。

  据族老说,育言报是柳贺这右宗伯所推的报纸,丹徒县衙自然比别处更重视些,下河村毕竟是柳贺宗族所在,因而育言报中所提的作物,甘薯、玉麦、土豆及番柿族中都种了。

  柳贺于是多出一桩事来,将这些作物的生长状况记载下来,等驿差来取信时,将之交到京城。

  在乡的日子实在轻松惬意,柳贺许久未动笔,自然觉得手痒,因而一日晚上,哄过知儿后,他便到书房,写了一篇乡居小记。

  散文这类篇章柳贺并不常写,主要是没有那等闲情逸致,在京城的日子他一直绷着,脑子转得快,但也累。

  这类讲乡间生活的文字还是适合闲下来之后再写。

  “相公,娘煮了些甜汤,出来喝。”

  听见杨尧喊他,柳贺应了一声,甜汤微甜,喝着十分爽口,柳贺忍不住感慨道:“若是在京里,喝一碗甜汤也觉得无滋无味。”

  “因为相公的心思不在汤上。”杨尧道,“回乡了便不必想那些。”

  下河村中近日有一幅奇景自村中走出的状元郎不写文章了,反而整日在田间地头,问农时,问如何伺候叶子,他那股劲头倒好似要当种地的状元一般。

  和村里人请教时,柳贺也一点没有状元郎的架子,久而久之,大家便都愿意教他,反将他身份忘得一干二净。

  柳贺任亲民官时也读过不少农书,此时虽有致力于农事的官员,可成书者少,更缺少系统性讲农业种植的书,眼下徐光启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年郎,距离他写下农政全书还有许多年,而其余农书,如汜胜之书、陈旉农书、齐民要术等,除了元代王祯的农书外,其余距今都太过久远。

  柳贺便想着,待育言报发行一段时间,便要将报中所载的农事、水利、医药、番文”各方面的经验集结成书。

  他少时读书便觉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万卷书恐怕已读得差不多了,行万里路的境界他却仍未达到。

  回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