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3章 天下丹士都有义务帮宋云谷的场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天下丹士都有义务帮宋云谷的场子!

  现在的你们对工业学校和军校爱搭不理,将来有你们后悔的时候。咱没必要和一帮不识时务的蠢人较劲。

  想明白了的宋应奎,不准备再搞什么补录了。凡是报名了军官学校的,尽数录上就是。军官学校除了从社会上直招外,多从现役士卒中招一些不好吗?宝贵的名额不能浪费到傻叉身上。

  至于工业学校、从之前报名和后来补招报名的学员中选录就行,哪怕成绩差些也无妨,态度比成绩更重要。另外、今年工业学校再加五十个名额,咱不到社会上招了,直接在军中招就行。反正军中也开展着扫盲工作,还是能选出一些稍微有些基础的人才出来。

  当前云谷境内的人口形势要比去年好的多,从军中选出一些苗子后,很容易便能将兵源补足。对于军队的定义、咱得往开阔里看,它要承担的功能不能局限于军事和战争,军队还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将来、体系内的官吏、匠人、工科生,有参军背景的可以优先考虑。

  “舅爷、师范学校这边要分为三科,分别是数学教育科、语文教育科、和自然常识教育科。其中、数学和语文两科各录三十人,自然科录四十人。分科原则是自愿为主、调配为辅。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意愿报选科目,若是相应的科目人员超出则按成绩高低筛选,没有篩选上的调配到人员不足的学科。若是不服从调配,则以弃学论,而后再针对缺员举行相应的补招。”

  既然有人不待见学校,哪就会有人不待见分科,宋应奎准备不惯这些人的臭毛病,你爱上不上!估计考进师范学校的学生中,会有不少人对分到自然科和数学科不满意。

  “城主、如此的分科方式是不是对生员太过苛责了?求学不易、当体恤生员。再说、眼下咱们云谷教语文的先生缺的也不少,多录一些不影响大局的,还可以与其它两科混教,此事最好再斟酌一二。”二舅爷一听宋应奎说的分科办法,就意识到数学和自然两科很可能不受待见,而语文由于和大郑的举业关联性比较大,估计多数人会选语文科,所以他赶紧提出不同意见。

  看了一眼想为生员争福利的二舅爷,宋应奎咬着牙关说道:“教语文的先生好找,而教数学和自然的先生不好找,这两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小学堂教语文,但语文科的学生未必教的来这两科。我们办的这几个高级学堂,三年内要学的课业会很繁重的,课业会越来越难,一心几用是应付不了学业的,专精一道才是正途。”

  见宋应奎的意见很是笃定、姜云瑾只好息了劝其改主意的念头。这娃娃、是个犟种,心中有了定论的事绝难更改。看他的样子、估计是对工业学校招生不理想起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