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9章 从北项逃过来的炼丹士带来了重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从北项逃过来的炼丹士带来了重要军情,他们也有了火器!

  任何技术和发明从发现到成熟使用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找到了引火药和新式炸药的方向,不代表云谷军就能立马有新式武器可用。何时能制造出能在战场上使用的新式火器,还是未知数,宋应奎只希望在机械研究所和工业学校的助力下,能将时间周期尽可能的缩短。

  只要制式后装枪装备到军中,云谷军便真正有了横扫天下的底气,而不像现在这般夹缝中求生存。

  纵横天下、在宋应奎看来主要凭的是两样东西,一是武器、二是交通工具。只有武器,不解决机动性的问题依然不行。尤其是面对全骑兵对手,靠两个腿怎么着也跑不过四个腿的。

  本来哪、面对这个时代的生产条件,靠技术手段来解决机动性似乎是不可能了。宋应奎这边都想着用全员骡马化来应对了,好歹西北边地这边搞骡马是比较容易的。可是仔细算了一下,成本承受不住,养一匹骡马的成本比供养一名士卒的成本都大。士卒们平时还能干点别的事,军队里养的骡马就只能单纯的用于军事。

  农耕的生产组织方式不像游牧,没法像游牧政权那般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必须要有职业化的武装力量和专用化的兵械。

  不过哪、事在人为,经过苦思深虑,还真想到了一个在现阶段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步兵机动性的办法。那就是用自行车做载具,来解决步兵的机动性不足的困扰。步兵实现全员配发自行车的话,机动性起码能提升一倍,这样就与骑兵的机动性相差不多了,再加上人的耐力比马的耐力强的优势,在长距离、大范围的战事中机动性基本上能与骑兵持平,甚至可能会更强。

  自行车加后装折腰枪,这是宋应奎给云谷军设计的发展目标。可惜这两样装备,现在还都没法用。机械研制所已经研制出了自行车样品,但是还不具有实用性,等真正成熟起来,估计还得三五年时间。攀科技树就是如此麻烦,不光需要正确的技术路径,还得耗时间。

  等吧!等后装枪和自行车能小规模量产,就是云谷军走出临洮征战天下之时,到时候看天下还有那支军队会是云谷军的对手。

  人有了目标和路线精气神就好,自打引火药那边有了苗头后,宋应奎这段时间干什么都精神满满,看不顺眼的事都少了很多。

  “春耕工作现在剩下的主要是洋芋等秋粮了,各乡镇要做好新种的调度工作,算上培育出来的芽生芋种、最起码要有一半以上的芋田淘换成新种才行,等明后年真正的新芋种培育好之后,旧芋种要彻底被淘换完,而后每年轮换一批新芋种,如此就再也不怕坏种之事了。

  现下哪、农事少了很多,此前计划的水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