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 后勤与临阵脱节,胜不能全胜,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后勤与临阵脱节,胜不能全胜,败则大溃!

  靖历六年五月底,在结束了与北项的战事不久,云谷军主力开始向临津渡口一带集结。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一时间洮阳到河州的官道上人声马沸,全是带着兵械和辎重的武装人员。由洮阳一线步行赶到临津渡口,需要四五日时间,此次进取湟河谷地,共计要用正兵三千左右,加上负责后勤保障的民夫总数要七八千之多。

  按这个时代兵力的算法,云谷军也算是有万余兵马要杀向湟水谷地了。

  近万人员的动员,又是第一次对外用兵,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整个系统忙忙乱乱。

  临津渡口,宋学良作为前敌总指挥,已经提前抵达,在这里设渡河总指挥部,负责筹备和组织大军渡河事宜。

  “总司令命我等务必要在六月十五前,搭好渡河浮桥,在西岸建好物资中转站,并将海西堡、宁西卫城和达川河口的敌军部署摸清楚,下边我做一个具体的分工,诸位听令。”点着油灯、宋学良身着军服,面带威色向前敌指挥部的众人分配起作战任务。

  光复湟水谷地之战,首先迎来的考验是大军西渡黄河。

  黄河是大河,没法泅渡、小规模的人员和物资过河是用羊皮筏子,但这次涉及的过千战马的渡河,用小羊皮筏子是过不去的,必须要在渡口搭浮桥。

  搭浮桥的设备其实还是羊皮筏子,就是用粗绳将小羊皮筏子串在一起,然后在筏子上边铺木板,使其变成能通过人员和马匹的浮桥。

  河宽三四十丈,桥桥面还得有两个筏子的宽度,一个筏子的长度大概在一丈左右。架一座浮桥得用两三百个筏子。

  正常情况下,一个筏子是用十二张整羊皮吹的浮具组成,所以要在渡口搭一座浮桥,就得收凑三千多张整羊皮浮具。

  临津渡口是个大渡口不假,但一下子收集这么多浮具还是有些困难的,宋学良的前敌指挥部,主要干的活就是想尽办法为大军渡河的浮桥收凑到足够多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是黄河上游渡河的主要工具,因其浮力大、载货量大、还轻便,使用了过千年之久。后世的黄河景区上,还有这玩意的身影。

  黄河上游的百姓之所以用羊皮筏子而不是木筏,一方面是因为河浅有些河面木筏的浮力未必够。另一方面是因为上游的水急,很难逆行。一般都是用羊皮筏子将运的人员和物资渡过河后,筏客背着筏子回到出发地,轻便的羊皮筏子背起来轻松一些。

  没乘坐过的人可能会觉得羊皮筏子很危险,实际上后世游客乘坐的哪种筏子,只要乘客的平衡配比没问题,安全性还是没问题的。

  最危险的羊皮筏子叫独筏,就是一张羊皮做的,水手直接骑在一张充气羊皮上用近乎于泅渡的方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