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8章 轻而易举俘一主将!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川镇方向,本来就加强了两个团的兵力,按着作战布置,再将骑兵团、以及相关的附属兵力调过去就够。

  紧急行动、两日后,除了炮兵营外,其它兵马基本上全部到位。此时、进入岷州的两路郑军汇成一路,以姚大大可为主将、陶可道为副将,向会川镇扑来。

  郑军名义上的督军是秦刚,可实际上前敌指挥是姚大可、陶可道等正经武将。文人出身的督军上不了阵,没有前线指挥的能力,能做的只能是战术布置和协调工作。

  姚大可和陶可道两人,算是云谷军和宋应奎的老熟人,打交道的年份超过了十年,谁能想到到头来,居然要在战场上一决高低。

  面对近万郑军主力加两万左右的后勤保障厢军民壮,宋应奎不觉得只有六千主力人马的云谷军有劣势。

  如果这一仗再不占优势,哪这十年来提升装备和兵员素质的活不就白做了吗?

  “陶兄、你对此战胜负如何看?”郑军大营中,姚大可一边喝着烈酒,一边找来陶可道与其密谈军事。

  “咱们的兵力有些少了,既然要对宋云谷动手,就应准备的更详实!你我可战之兵只有九千,怕是不够。早年间,我与宋云谷并肩打过仗,其治军极为严谨,凭着手中数百人马,尚能与多之数倍的藩军周旋全身而退。

  如今其厉兵秣马近十年、经大小战阵不计,又有精良的火器!绝非朝中重臣所断的那样空有其表啊。数万项军在其手中都讨不到便宜,朝廷怎能轻视之?”陶可道闷头吃了一口酒菜,抬头瞅着忽明忽暗摇曳不定的油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朝中重臣未经战阵,不知兵事,只会想当然而!他们以为、近年来项贼缕遭败绩,定是军力下降,军营糜烂所至,不然怎会连崛起于漠北的番邦小部都奈何不了?顾此、屡屡在项军手中占了便宜的云谷军也不是什么天降神兵,只不过是应了时遇而已。

  你我经过战阵的人都知道,项军战力真就在这两年崩糜了吗?怕是未必。蔑蒙人不容小觑,云谷军同样不能小视。可我数次建议督军大人想办法再调些人马,奈何督军大人置若罔闻!只能将你们这等领军之人架到火上烤了。”

  太将自己当回事了,这是宋应奎对郑军此次军事行动布置的评价。

  实际上、与云谷军有过接触的郑军前线军将并没有这么托大!他们对云谷军的战力评判还是相当慎重的,起码不觉得靠一万左右的主力就能对付得了云谷军。

  但是、郑军军事行动的决策权在文臣手中,他们对云谷军战力的判断,有着另外一种逻辑。

  北项势弱后,大郑朝堂的君臣居然成了最飘的存在。感觉就像是被五指山压了五百后恢复自由的孙猴子一样,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没有北项的掣肘,大郑的君臣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