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2章 关中在谁的手中事关天下大局!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原之事力有不逮,只能坐望,然我安西军也不能什么都不干!三月内、安西士官学校务必要有两千以上的新生就学。另外在士官学校的基础上,设军官大学。现役大队以上军官在半年内,要有半数以上的人员入学集训,集训周期不能短于三月。

  开展这两件事的目的,今日某也说明白,我安西军在一两年内,必须要培养过千名小队长以上的合格军官,以及百余名有能力担任旅级战斗单位主官的将才。

  时局大变、无有二十万以上的主力作战兵马,不足以应对天下之乱。就眼下来说,我军的底子还是太薄,无论是基层军官的储备,还是能带一部兵马独立承担战事的将才,都极度匮乏,我们必须要用一到两年时间,将这个短板给补齐了。”

  蔑郑大战的消息传开后,军中有不少将领蠢蠢欲动,明里暗里的表示此时正是显露安西军威、参与天下定鼎的好时候。

  军人吗,肯定是首重战功,这两年的战事也给军中将领们足够多的信心,问鼎天下的大功放在眼前,谁不心动?

  然而宋应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安西军的肚子有多大他最清楚不过。此时就参与进去,不但解决不了天下之乱,还容易让全军陷入苦战,将局势演变成各方混战的持久战之中。持久战、宋应奎最不想打,他理想中的局面是最好能用两三年时间将战乱结束。

  要想在两年内既将蔑蒙人搞定,又将大郑的烂摊子给收拾了,手底下没有二十万主力肯定是不够。

  安西军的情况与蔑蒙军队不同,蔑蒙人靠着连年苦战,积累了大量能当基层指战员的班底,并且还拥有不少真正的将领。

  而安西军虽然也是起于战事,可仗都是断断续续的打,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军官集团。不经有效的正规化培养,凭什么和人家的经年老兵交锋?打仗不光靠优势装备,还得看军队素质。

  再说、目前兵工企业的产能也撑不起快速爆兵,就拿目前主力部队使用的制式步枪来说。一年的产能也就是一万杆不到,这点产能够干什么的?固隆和银州两战,损坏的步枪就有数千杆。

  想要问鼎天下,军工企业的产能都得再增加两三倍才可以。

  安抚住了手下将领蠢蠢欲动的野心后,宋应奎赶紧从银州回到了会州,这边靠近中原,中原战场的情报更容易获得。

  刚到会州,就收到了新的情报,两路蔑蒙大军已经会师檀州,郑军的北部防线全面溃烂,京师洛阳岌岌可危!

  不过也有相对来说的好消息,府州的姚家军没有完全被击溃,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投了蔑蒙军,另外一部份由府州撤到了延州。在延州与蔑蒙军队战过一场,取得了一场小胜,稳住了西陕的局势,没让这路蔑蒙军继续南下,算是保住了关中。

  “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