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四章 元邱校尉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时,井市坊间,都对灵武平叛不以为然。觉得岑老虎一到,数万叛军就会灰飞烟灭。”

  “盛名所累啊。不过我给皇上和内阁上了折子,必须给我两年时间,否则我宁可抗旨,也不会去填坑。”

  “益之此举妥当。一旦料事不足,坏了事,不仅数万将士性命危险,还会助长叛军凶焰,一旦糜烂陕甘诸地,西北就危险了。”

  “是的。陕甘还有祁连山北麓的哈刺、合黎、兀提兰,青海河湟的耶必里,居延海的土尔扈特等部。这些人和阿布翰人一样,都是前朝和我朝历次西征,从呼罗珊、安息、贵霜带回来的附从部落。”

  “这些部落多则数万人,少则万余人,虽然已经安居一两百年,与土民无异。可是一旦灵武叛乱迟迟未定,难免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起了坏心。勾连在一起,整个西北就真的要糜烂。益之万死难辞其咎了!”

  听到这里,李尉更加意识到局势的凶险,这如履薄冰的势态,绝非此前所想的“苦战一两年即可荡平”。而是一败就可能全盘皆输。

  他凝重地说道:“军略兵法上,李某不懂,敢问一句,益之的仗会怎么打?我心里也好有个数。

  “我目前定下的战略是结硬寨,打呆仗,后发制人,步步为营。”

  李尉对打仗真没有什么见解,听完后不明觉厉。

  “那需要在下怎么做?”

  “元邱兄,我想办个西安制造局。”

  “西安制造局?做什么用?”

  “制造平叛前线所需的枪炮火药。”

  李尉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这事不合祖制,不过这个因素在李尉看来,就是个屁。对于他这种胥吏书办出身,以务实为第一的官员,祖制这玩意,就是乱葬岗里百年老棺材板。

  他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事到底有没有用?会不会得到皇上的恩准。

  岑国璋关于灵武的平叛方略,他早早看过,就是以火器为主。

  没办法,叛军以骑兵为主,岑国璋编练的都是步军,在西北这种环境打骑兵,简直太难了。所以必须用火器弥补差距。

  这一点皇上、内阁和五军府都同意的。

  既然如此,站在李尉的立场,肯定是西安制造枪炮火药再转运前线,要比从京师转运过来,再送到前线去要方便得多。

  看到李尉没有一口回绝,岑国璋知道自己又赌对了。

  他仔细研究过李尉的履历和往事,知道这位做事是不拘一格,果断有魄力。

  于是又添了一把柴。

  “元邱兄,你听说过我在淮东平叛,动用了火器,邸报上说我打得如何痛快淋漓。唉,其实我被这火器给坑惨了。”

  “哦,还有这事。还请益之说来听听。”

  “我在淮东所用的火器,都是京师火器监所造的,千里迢迢南运下来。原本还兴高采烈,结果一到手才发现,这是个大坑。”

  “出了什么问题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