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曲终人散尽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并不仅仅是皇帝能放权就行了。

  在大明没有一个坚定的皇帝支持,很多事情都做不下去的。

  所以,在嘉靖有生之年,周梦臣必须上位,并且变法。一旦嘉靖去世之后,周梦臣很多想法都会胎死腹中。而且等某位明白皇帝,或者干脆控制力比较弱的皇帝上位,周梦臣很有可能会被反攻倒算。

  而且即便不算这个时机,单单算周梦臣的年纪,这也是最合适的时间段了。

  变法这一件事情,所付出的艰险,要百倍在地方上做事。而今周梦臣三十多岁,从这个岁数到五十岁之间,是他最有能力的有精力的时期,最多要到六十岁,在六十岁之后,周梦臣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旺盛的精力。

  一个太平丞相,或许周梦臣六七十岁还能做。但是一个变法的首辅却不容易做的。张居正死的时候,不到六十岁。在别的文官士大夫,能活七八十岁的时候,张居正不足六十岁,固然是张居正自己生病,也未必不与繁重的政务有关系。

  周梦臣可不想搞得,出师未捷身先死。

  周梦臣下定了决心,说道:“请罗师叔放心,这一件事情我记在心上。”

  罗钦顺并不知道周梦臣下定的到底是什么决心,只以为周梦臣将他的话听了进去。却不知道他将周梦臣逼得更紧了。

  罗钦顺看了看天色,说道:“时辰不早了,我要走了,能在临终之前,看见有你在,大明江山后继有人,我也可以去禀告太祖皇帝了。今后,不要再这么莽撞了,多思多想少行。”

  “多谢师叔教诲,我会牢记在心。”周梦臣听得出来。罗钦顺语之中的真情实意。也明白,以这个时代的交通。很有可能这是他们最后一面。

  罗钦顺在后辈的搀扶下去上了船,从此离开了苏州。

  在几个月之后,周梦臣听到了罗钦顺的噩耗,也是一时失神,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次虎丘之行,给罗钦顺的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还是罗钦顺天命到了,毕竟八九十的人了,什么时候走都不奇怪。

  但是周梦臣心中的惭愧却是抹不掉的。

  当然了,这个是后话。

  此刻的周梦臣虽然心思重重,但也算是为讲学划上一个句号。而顾应祥来回奔走在苏州本地,办六艺书院,甚至请来的唐顺之作为教授之一。唐顺之,周梦臣很熟悉。毕竟这是天下人公认的知兵大臣之一。

  不过,唐顺之的仕途一点也不顺,赵文华在的时候,唐顺之与赵文华有交往。赵文华多次推荐唐顺之升官。但是唐顺之并没有接受。唐顺之附从赵文华,是因为家乡有倭寇,他要抗击倭寇不能与不当时的掌权者有交际。

  同时,他也看出严党的溃势,自然也不愿意上严党的船。于是地位上就有些不尴不尬。几乎是赵文华的幕僚。

  周梦臣来了之后,一下子将赵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