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市场与原材料产地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海瑞忽然这样开口,弄得好像,周梦臣指使海瑞一般。

  毕竟大同那边的事情,周梦臣与藤祥都是当事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是一次与大内的分肥,大同的做作坊是周梦臣弄出来。不是特例。

  不过,藤祥看在周梦臣的面子,微微一笑,说道:“好吧,海县令,你去找账房吧。不过,不要得寸进尺。”

  海瑞立即向周梦臣行礼说道:“谢过公公,谢过大人。”

  海瑞这一说,几乎将这一件事情给钉死了。让周梦臣有一些哭笑不得。认也不对,不认也不对。只能含糊点点头。

  周梦臣本来准备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好好看一下织造局。不过,这个时候,一个人进来,在徐渭耳边轻轻说了几乎,徐渭立即上前,在周梦臣耳边说了几句。周梦臣一愣,说道:“此言当真。”

  徐渭说道:“想来没有人敢这报假消息。”

  周梦臣顿时大喜,说道:“藤公公,现在有事,我先走了。”

  藤祥说道:“不知道有什么好事?”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我也不瞒你,下南洋的船队回来了。”

  所谓下南洋的船队回来了。是周梦臣从福建回来之后做得一项决定,那就是派人下南洋。特别选谭纶作为使臣。如果不是周梦臣出京的时候,有处置海外的权力,这一件事情,他也不可能做的。

  之所以如此。周梦臣也是为了开海做准备。

  虽然周梦臣已经计划了,从上海为第一批,然后依次开放,宁波,泉州,广州,等三个港口。然后再开放登莱,温州,台州,福州,漳州,钦州。等港口。至于天津开放与否,就需要周梦臣与朝廷好好商议了。

  毕竟一来,周梦臣虽然是六省总督,但是天津是不归周梦臣管的。二来,天津是北-京的屏障,抵抗海上的侵袭,这种保卫北-京的防线。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天津能否开港,政治意味是非常重的。周梦臣也只能听中枢决定了。

  开海,一方面是放大明内部士绅出海,并放宽一些规定。比如大明规定,一般在海外待上三年,就自动取消了大明国民的身份。这就是防止一些百姓长期滞留海外,当然了还有一些小农意思。将人作为根本,也是征收赋税的主体,担心大量百姓外流。

  如果是在后世,这一条倒也无妨。毕竟现代交通,已经将地球缩小了。而这个时代,帆船跑一趟远航。一个不小心就是好几年,再等信风,等洋流。一趟两三年是很正常的。

  一个不小心,就要超过归期了。

  还有对船只的限制,只能用三桅船等等限制。全部取消了。大家可以自由的出海。

  另外一方面,也是放开对外国商人的限制。之前,外国商人有很多限制的。葡萄牙也就是佛郎机,也不是一到大明就骚扰沿海当海盗的。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