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礼仪制度_深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谐公社”就宣告了破产,试验失败了

  “不过我们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王志远打了个饱嗝,然后说道“至少目前的社会生产力以及人们的思想觉悟都高了不少而且我们的制度更加完善。”

  “19世纪的人,没什么理想,也没那么高的觉悟。与之对比,我们新人类文明,理想还是有的”

  “外在危机至少是我们前进的推动力”

  几人吃完早饭,各自前往各自的工作场所,开始新的一天。

  于易峰看着桌子上的这份报告,面露古怪之色。

  事请没有像最糟糕的那样,更没有呈现出哄抢的局面,总共25个社区,哄抢之类的事情一次都没有发生过。

  说来也是,毕竟政府已经完全公布了所有的“游戏规则”。连19世纪的“新和谐公社”都能维持4年,更何况现在的新人类文明了。

  诺亚号中的公民,比起19世纪的人,综合素质显然更高,也更具有智慧。他们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也知道政府可以容忍的底线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按照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来。

  就算有几个刺头想要胆大妄为,也得拍一拍胸脯,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胆量。以前几个造谣惹事的家伙曾经被关进过监狱,在卡尔文的精神改造下,完全成了老实人

  于易峰眼睛看向几个名字,这些人都是他心目中有可能惹麻烦的人选。

  不过这几位其实还不错,就算拿了点物资,也在平均线以下,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

  平均线,也就是总物资除以总人数得出来的数字。人们好像不约而同地,自发地不愿意触及这个数字。人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资源使用量,免得把别人的份额用了

  所有人都觉得,把别人的东西用掉,似乎非常没有素质,特别是一切公开公正的情况下。

  而且,出现了另外一种奇怪的状况虽然物价非常昂贵,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掏出新币,向政府购买资源。他们觉得,买来的东西倒是可以心安理得地用了

  这种现象倒是政府高层没有想到的,但仔细想想,确实也应该是这样。

  所有人都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素质低下,不愿意多领取物资。他们用起免费的东西小心翼翼,生怕被人误解,用起买来的东西倒是放心大胆。

  这是因为,人们的主流思想还停留在“私有制”观念,未能转变过来的缘故。

  “按照这样的趋势,倒是变成了平均分配。”于易峰喃喃自语道,他抓了抓头发,感觉有些麻烦。

  按照这种情况,人们的素质普遍表现的不错,但现在这种平均分配,并不是于易峰他们想要的。

  许多人甚至不愿意触及平均线,他们宁愿高价向政府买一些东西。这样一来,每个社区的总物质根本就用不完,人们的生活条件比预计中的还要差。

  “按需分配”可不是平均分配,毕竟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

  就像煮了一锅饭一样,有的人胃口大吃得多,有的人胃口小吃得少,这都是合理的。

  关键是,要让每个公民都知道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而且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稍稍控制自己的“需求”,控制

  其中的学问太多了,并没有一个定量的计算方式。就连于易峰也感觉这个问题有些头疼。

  在华夏国的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克己复礼”,也可以类比到现在这个情况。每个人都得稍稍收敛自己的,以至于符合整体规范。

  这个情况倒是和绿光人的理念有点相近了

  如果让于易峰他们这些新政府高层见识绿光人的政治体系,会发现他们竟然无意间实现了“”

  绿光人的生存需求其实非常少,有阳光、水、空气就能生存,他们的文明从古到今,一直都没有“货币”这种东西。甚至连“经济”这种说法都是到了近现代的时候才被提出的。

  维持绿光文明社会形态的是“礼”,他们认为只要符合“礼”的,就应该大力发展,当然科学技术也是其中的一种

  不得不说,绿光人的制度似乎非常奇特,这种奇怪制度却轻易完成了人类社会难以完成的东西r

  深空之下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