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人造地球_深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重力层这三层。

  目前的住宅区以及工业区位于中心地带。新政府并不打算大幅移动,因为中心地带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

  当初将住宅区设立在边缘,其实是欠妥当的,那样固然上下飞船比较方便,但是缺少了安全性。

  除此以外,人们根据上、中、下几层的重力分布情况,划定了各种作用不同的区块。

  最上方的无重力区,依旧是少量实验室的放置地点。部分不需要重力的实验室将被安置在此处。

  下边一点的低重力区将成为区、储水区以及材料储存区域。

  因为蜂巢结构被大幅破坏的关系,有部分地区,上中下已经相互联通。科学家们打算在低重力区制造一个低温环境。在这个低温环境内,水蒸气上浮后,容易凝结成云朵以及雨水,产生人类梦寐以求的自然降雨

  中间两层是人们的居住区以及工业区,以及一些自然公园等等。

  人类的居住区是不会淋到雨的,但这些自然公园与上方的区是联通的,雨水会降落到这里,形成自然的湖泊、溪流等等,模拟地球的生态环境。

  再下边是储存区、发电区、实验区、以及成片的自然公园区。

  再下边已经两倍以上重力的地方了,这一层也会利用起来,科学家们雄心勃勃地想要打造一个海洋生态系统

  这个区域将储备海量的水资源,同时与上方的自然公园区、区相互联通。这里蒸发的水蒸气,将上升到区,同时人造海洋也是河流的最终聚集地,这样,水循环就建立起来了。

  然后是最下方的高重力区,这里是岩浆层,用来发电,供暖。

  如果岩浆的温度降下来了,还可以抽出来补充资源。

  “计划很宏伟啊”于易峰不停地感叹,这样的分层结构,真正构成了一个大型的生态圈。虽然还不能像地球那样完美,至少有了不错的调节能力。

  不错,真的很不错。

  当然,现在的人类根本没有这么多资源,也打造不出一个海洋。

  这一切都只是计划,但只要人类真的得到一颗富饶的行星,计划将成为现实

  如果真的实现了,可以说是人造地球也不过分。虽然很迷你很小型,但至少有了类似地球的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在飞船环境大改的同时,诺亚号的防御系统也开始全面升级,其中包括电力安全、火力安全、信息安全等等。

  电力安全设施中,将用超导材料大规模替换原来的电线,减少电能的流失。于此同时,人们将至少准备有两套以上的备用电站,以保证诺亚号的电力永远保持畅通、永不断电。

  网络安全也是本次安全升级的重头戏,从原先的网络系统拆成了安全网络、科研网络、民用网络三部分。

  电力系统、生态循环系统、武器库等相关安全设施,由中央计算机直接负责监管,它们自成一个局域网,对外界网络保持物理隔绝。

  从此以后,以中央计算机为代表的安全网络,将不会分出计算力进行科学研究。它甚至与其他的网络是物理隔绝的,相互之间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被攻破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第二个网络是以量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科研网络,它联通了各个实验室的资料库、数据库,安全级别也比较高。

  第三个网络才是民间互通的网络,安全级别还是与往常一样。

  这一些列事请做下来,于易峰终于长长缓了一口气,心中微微有些振奋。

  现在的诺亚号,安全性终于也上来了,除了资源不太充足,其他的没什么好挑剔的。

  如果真的能出现海洋以及森林,诺亚号完全可以改称为诺亚方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深空之下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