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二章 工业号角_深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大啊。

  他仔细算了算,又疑惑地问道:“好像有点不对啊,十万吨级别的挖掘机,面对三千亿吨的冰矿还是不够用啊,岂不是要挖几百年?”

  “当然不是。”

  他的助手百合子恰好听见疑问,为于易峰解答起来:“许多科学家认为,挖冰矿不一定用挖掘机,而是采用一种更加实惠的切割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设计简单,成本便宜,可以大规模量产。”

  因为这些冰中间混合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结构松散,硬度不比石头,可以用切割机将冰矿直接切成小型立方体块的形状。再用起重机将立方块传送履带,直接运到超级火车上。

  边长约2米的冰立方体,质量可达8吨,切割加运输的时间在10-20分钟。这一切都将由机械自动完成,不需要任何人手。

  “按照计划,三十万个这样的切割机器人,一天工作20小时,维护4小时,日产量可达15亿吨。六十万个切割机器人,日产量可达3亿吨,不需要1000天即可完成冰矿任务……”百合子嘴里吐出一大串数字。

  “按照设计,一个切割机器人,耗费钢铁33吨,铜13千克,铝……”

  她平静地说着其中的数据。切割机器人结构简单,材料消耗大概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其实,有一些设计工作就是她亲自参与的……

  现在于易峰不是非常忙碌,完全能独自胜任自己的工作。百合子便参与到了机械设计中,只是偶尔才过来做一些助手工作,她毕竟还是一位科学家啊。

  到了现在这种时候,每个人力都要发挥最大化的作用。

  于易峰张了张嘴,听得头皮发麻,几十万机器人……原来是要搞人海战术啊?

  不过也为难这些科学家了,不这么搞,根本就没办法完成任务啊。

  他仔细想了想,几十万机器人,每一台的工程量相当于一辆汽车,其实也不算特别多吧……

  在地球上,一个大型的汽车工厂,一年就能生产150万台汽车,像上海大众这样的,一年能产汽车200万台!

  如果基诺夫工业工厂真的完成了,凭借海量的、源源不断增加的流水线,这一点数量机器人还真的不算什么。

  3000亿吨冰,相当于三个青海湖的水资源,勉强还算够用了吧……

  (这里说一下数据来源:一台地球上的普通挖掘机,一天大概可以挖1500-2000立方的土,折合质量3500吨左右。

  月球上的挖掘机,功率远大于地球上的,稍微牛逼点,一万吨一天不过分吧?

  而最新的核动力挖掘机……这可是核动力啊,身高马大的,工业能力再扩大十倍,十万吨,不过分吧?

  当然,挖矿和挖土不一样,矿区的岩石可能比较松软,有可能比较坚硬,这些都有影响,露明了,采矿数据稍微夸张点,大家应该也可以接受吧。

  我这样写虽然有点夸大了,但是和后边的剧情有关,毕竟大家也不希望在火星挖矿挖个十年八年的,那样整个剧情就太拖沓了。所以夸大一点数据,加快一点剧情进程……)

  深空之下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