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2章 故意示弱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军的目的,选择放弃也是有可能的。”

  “那他们为什么还卡着红十月铁路线?”赫斯曼伸手指了指红十月铁路线上的一个红色的圆圈――那里大约有一个苏军的师级战斗群。“昨天晚上他们就可以撤离的,为什么不走?”

  古德里安耸了耸肩,他也不大明白。

  如果卡在红十月铁路线上的苏军撤退了,那么古德里安马上就会判断苏军在莫斯科以北动的反击已经结束。

  但是苏军并没有这么做,不仅红十月铁路线上的苏军没有撤,在瓦尔代、安德烈亚波尔、托罗佩茨、库夫希诺沃、托尔诺克、利库斯拉夫尔等地,红军都没有撤离的迹象。

  苏军似乎在停止进攻后就地转入了防御,形成了一个半圆型的战线。这么一条战线虽然没有对联军的保卢斯集群形成包围,但是却卡得保卢斯挺难受的,如果不加以打通,保卢斯集群和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就不能放开手脚攻打莫斯科的北面。

  也许这就是苏军统帅部的目的?

  “应该打一下五一镇,”古德里安思考了半天,对赫斯曼说,“但是不能打下来,否则会吓着苏联人的。”

  “故意示弱?”赫斯曼问。

  “是的。”古德里安说,“我研究了4月5日至今的战报和损失交换率统计表,现装甲兵相对步兵的优势正在减弱。不仅我方的步兵可以比较容易的击退苏联的坦克集群进攻,连我方坦克集群的反击,也有75%左右的概率被苏联的步兵防御所击退。”

  苏军名将们现的战场形势变化,德军这边同样有人留意到了。

  “我相信苏军的统帅部门也现了这个问题。”古德里安说,“他们现在让步兵在五一镇布防,就是基于对步兵反坦克能力的自信。而我们可以强化他们的这种自信,这样苏军的北线集群的撤退就有可能被推迟。”

  “可以,”赫斯曼和往常一样,继续对古德里安言听计从(人家是古德里安嘛),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个补充意见,“让空军暂停对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工业中心的空袭,集中力量轰炸莫斯科周围苏军控制区的道路、桥梁、交通枢纽,以瘫痪苏军坦克集群的机动能力。”

  对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的空袭行动最早从1942年世界革命爆时就开始了。不过那时德国飞机只是进行骚扰性轰炸,并不是真正的战略轰炸。

  直到1943年秋季以后,白俄基本控制了彼得格勒州之后,德国空军开始大量进驻位于彼得格勒州的机场(都是原来苏军的军用机场,数量很多,设施也不错),而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也进入了德国空军的“1ooo公里作战半径”之内,大轰炸才算真正开始。

  而现在,赫斯曼准备将轰炸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的飞机用以破坏莫斯科周围苏军的交通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