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六章_混在三国当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双方都兵盛粮足,有意天下,却被对方限制住扩张步伐时,交战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对雄踞三州,占尽河南战略要地,右边只得一个风烛残年的陶谦,左边则是守成不动的刘表,下边虽有山越横截,却丝毫影响不了大局的吕布势而言,这场交锋拖得越后,实力差距就会越大,对他也更为有利。

  他大可以先不参合进河北一地的几势相争,一边等他们互斗,一边游刃有余地先往别处发展:以他所处的关东地区的核心位置,既可直入司隶,轻取皇帝;亦可挟恩屯兵徐州,守株待兔;甚至可倾力南下,进犯荆襄……试问现有哪方诸侯,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下,对上来势汹汹的吕布势还能有还手之力?

  曹操自然不可能不看穿这点。

  对袁绍而言,状况就要糟糕得多了:跟史上他平定河北,手握并、冀、幽、青四州,有几十万大军,粮草丰沃,宣布跟曹操决裂时的情形完全没法比的是,目前真正被他彻底掌控的,就一个冀州罢了,和青州的平原一地罢了。

  可这一仗却不能不打,因为时间差根本没有机会存在:不趁着吕布尚未在兖州站稳脚跟,联合公孙瓒将其驱赶打压,难道还再等个一年半载,顾着惦记那随时可取的河南尹,却叫贪得无厌的猛虎养足了精力,再逐步蚕食掉其余势力吗?

  在同样的时间段里,只得冀州一地,且面临内忧外患的袁绍,哪怕竭力积蓄实力,也是绝不可能拼得过吕布的。

  倘若现三方混战的青州,也被吕布所夺,那被围堵合困在河北的这三股势力,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余力,连一线生机都不会剩下了。

  从兵法来看,最佳出征时机,应是对手准备不及,实力上有所欠缺的时刻,而不非得等到自己准备就绪。

  除此之外,袁绍不得不被动发兵,仓促出战的原因,就是这脆弱不堪的联盟关系:满眼私仇,不知远虑的公孙瓒随时可能撕破脸皮,趁后方空虚袭击冀州,要暂时稳住他已是不易,岂能不尽快奋力一搏?

  好在没有公孙瓒的呼应,那并州的黑山军张燕便独木难支,纵使有心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后方暂算安稳。

  因心里早有准备,在得知这讯时,已入驻修复一新的甄城、不必再在营帐里委屈的众人皆都悄然无声。

  吕布是摆惯了面无表情的谱,对这意料之中的事,也很是淡定地毫无表示;郭嘉不着痕迹地跟燕清抛了个俏皮的媚眼,燕清则揪准吕布不注意的空档,愉快地反抛回去;张辽与甘宁则眼前一亮,对这近在咫尺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跃跃欲试了起来。

  “正值隆冬盛寒,外头还冰天雪地的,何不多休养些时日,待春来再做打算?袁绍也太不会挑时间了。”

  厅里燃着红通通的火盆,暖融融得只需在薄衫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