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章_混在三国当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急火燎地赶到议事厅的燕清,虽未能见到吕布的面,却的确收到了两封刚快马加鞭送来的急信。

  先到的那封来自许县,乃贾诩亲书。

  前方打仗抢地盘,后方怎容有失?况且贾诩谨小慎微,绝不会无事相扰,燕清心里一沉,赶紧将信拆了。

  草草看完,不禁松了口气。

  原来是桃李满天下的蔡邕听闻燕清劝吕豫州大肆兴建书馆学院,有教化育人之心,深感欣慰,又素来嗜好藏书,深思熟虑下,竟下定决心,要携自己的上万藏书举家搬迁而来,谦虚道要与燕清共享书籍,交流心得。

  若是落叶归根倒也罢了,可豫州许县离他故乡陈留与长安相比虽近一些,却到底不是一处,况且蔡邕一个当世大贤,有意去结交的对象还非亲非故,只是个顺势乍露头角的晚辈罢了,登时举座皆惊。

  可已近耳顺之年的蔡邕这回却出乎意料的固执,而且当机立断,说走就走。

  燕清在震惊之余,倒也能理解蔡邕为何要如此做。身为旷世逸才的贤者,先因直谏弊政而被宦官迫害,流放朔方,唯避难江南十数年,虽有忠君之心,又怎会不觉凄苦?再有,今在朝廷实际掌权的,皆唯司徒王允的马首是瞻,可在董贼势大的时候,王允不得不卑躬屈膝、忍辱负重,蔡邕因董贼有心利用,不仅被礼遇有加,还一路加官进爵,位至高阳乡侯,荣宠远超先帝所赐。

  王允非宽宏大度之辈,又怎会乐见在自己苦尽甘来的今时今日,也让蔡邕跟着坐享其成呢?即使因吕布将救驾风头占尽,他不如演义中势大,不能以蔡邕叹董提携之恩为由将其害死狱中,却也没少捏着这伐子当众叱骂对方,更是借了结党营私之便,没少挤兑同在朝为官的蔡邕。

  蔡邕俨然孤立无援,束手束脚,难以施为,又见即便董贼已剿,却不过换成王允当道罢了,天子始终是个傀儡,再待下去他自身俘获难料,渐失了蜉蝣撼树之心,生了远离京师纷争之地的意向。

  而在烽烟四起、群雄混战的初平三年末,碰巧入得心灰意冷的蔡中郎之眼的,也就剩在吕布那看着鲁莽胆大,实则心细宽仁的吕奉先手里竟起死回生,欣欣向荣的豫州了。

  等贾诩得到切实消息,一边派张辽亲自领一千人马去保护蔡邕车队,一边立即写信通知燕清,再到燕清收到此信,已是耽误了十数日的功夫,若非蔡邕人已老迈,又有上万卷爱书和独女同行,行程被大大延长,怕是已然抵达豫州境内了。

  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文坛泰斗主动前来,还流露出要长期定居的想法,尽管言辞之间并无投入吕布麾下之意,燕清也是求之不得的。

  ——就是时机着实不算好。

  贾诩自然不会看不出来,而他之所以写信,意思也很明确:蔡邕视你为忘年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