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7章 粮草未动、骡马先行_楚汉争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大帝的覆辙。

  汉武帝将所有从大宛引进的汗血宝马都用于配种,却忽视了维系汗血马的血统基因,结果走上了一条引进、配种、改良、回交、直至消亡的不归路,到最后,偌大的大汉帝国,竟然再找不出一匹纯种的汗血宝马。

  所以,项庄并没有将全部的阿拉伯马用于配种,而是保留了一定的种群,以维系阿拉伯马的基因,只有维系好了阿拉伯马的基因库,才会不断有阿拉伯马用于改良,歙县军马场才能源源不断地培育出优秀的混血马。

  不过从个头上看,改良后的混血马也不怎么出众。

  事实上,从巴比伦引进的纯种阿拉伯马也只有六尺多的平均体高,只比蒙古马的平均体高多出尺许,用来组建轻骑兵那是绰绰有余,若是用来组建重装骑兵,那就不行了,要想组建重装骑兵,怎么说也得是体高超过八尺的高头大马!

  不过,正如蒙古马中存在体高超过八尺的骏马一样,阿拉伯马的种群中也存在体型超大的个体,甚至还会诞生体高九尺的骏马,只要培育的阿拉伯马种群、混血马种群足够大,就总会培育出足够的骏马,组建重装骑兵那也是早晚的事。

  然而,项庄这次来歙县,却不是来看这些混血马的。

  项庄这次来歙县,是为了远征巴蜀征集骡子来的,因为在歙县除了军马场,还有一个大型骡马场,里面蓄养着好几万头骡子。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项庄却是粮草未动、骡马先行!

  骡子其实就是马跟驴杂交的后代,既有驴的负重能力、抵抗能力,又有马的灵性和奔跑能力,而且,骡子吃的还比驮马要少,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甚至还要胜过西南驮马,有了骡子,军马场里淘汰下来的劣马就能全部变卖,补贴军马场的支出了。

  事实上,最近几年歙县军马场已经可以做到自我补血,再不用国库贴补了。

  说起骡子,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是作为稀罕物藏在王宫大内供贵族赏玩的,一直到宋朝,骡子才被当成役使的牲畜,从而开始了大量培育,不过有了项庄这个穿越众,华夏役使骡子的时间却是大大地提前了。

  这次远征巴蜀,可不能再让楚军将士背着干粮袋出征了。

  以前背干粮袋,那是情势所迫,没办法,现在楚军的条件已经大为改善,就再没必要让将士们啃那又干又涩的干粮了,而且,从江东到巴蜀,那可是遥遥两千多里,光是行军就得走上一两个月,再大的干粮袋也不吃不是?

  所以,这次出征必须征调足够多的骡子以运输粮草辎重。

  这次远征巴蜀,项庄打算以虎贲营、天狼营两万精锐为基干,再抽调三万府兵组建远征军团,而且,项庄还打算亲自领军出征!

  五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可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