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六 蒙古人来了_搞化学的不能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学物质,对环境危害较大。

  化学制品厂,酒厂等污染物排放相对较少。

  刘大双规划了一个大大的工业园区,考虑到靖安长年刮西北风,污染最重,味道难闻的都放在了东南方向。

  最南边,紧挨着盐碱地的地方,设计了一座污水处理厂,虽然现在手头设备不多,但刘大双决定用氧化塘法统一处理各个工厂排出的废水。

  氧化塘法实际上就是模仿天然湖泊河流的自净化能力,用足够的池塘把污水一级一级处理干净。

  靖安有芦苇,所以刘大双打算在污水池中大量种植,把有害物及重金属吸收干净。

  想了想,似乎还有不妥当的地方,自己遗忘了什么呢?

  刘大双踱着步,苦苦思索。

  对了,编号!所有工厂都必须用编号,生产什么,严格保密,在这强敌环伺的环境中,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

  301,302,303………

  这就是以后刘大双工厂的代号。

  粗粗算算,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及道路,这第一期规划的也要上万亩土地。

  刘大双不想一个人把工业门类建齐全了,他还是希望有国内民族资本投入进来,一起发展靖安的经济。

  一万亩,听着挺大,可是真正的重工业,如汽车厂,一家都需要上万亩土地。

  算一算,一万亩要投入不少银子啊!

  年也过了,估计朝廷旨意也下了,不能再等了,先去探探风声。

  于是,他把刘玉龙和郭先生叫来,让他俩去县里问问蒙地开荒的事儿。

  两个人去了一段时间回来了,脸色似乎不大好看。

  “蒙古人来了。”刘玉龙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刘大双听糊涂了,连忙问怎么回事?

  刘玉龙看了一眼郭先生说:“你说吧!”

  郭先生就一五一十的把去县里的情况说了,刘大双这才明白了。

  原来旨意己经下来,为了充实边地人口,减少沙俄人的影响力,蒙地正式解禁,关里的汉人也可以过来开荒,每亩地交一笔押荒银,即可在县衙办理地契,任何人不准阻止,朝廷在洮南设立垦荒总局,专门处理此事。

  押荒银朝廷和属地王爷各占一半,土地按实际情况,以甲乙丙丁四种不同价格计价。

  春节刚过完,乌泰王爷专门派了三个蒙古人过来,负责丈量土地及评估价格。

  人现在就住在县衙旁边的三间房子里。

  “呵呵!来的挺快,看来乌泰真缺银子啊!”刘大双笑着说。

  “这还不是麻烦的,听县里人讲,乌泰又别出心裁定了一条规矩。”郭先生愤愤地说。

  “什么规矩?”刘大双感觉有点不妙。

  “乌泰说地都是他的,交了押荒银只可以耕种,地还是他的。每年必须要交租金,而且地契另外给,跟正常的不一样,是红色的。”郭先生一口气说完,脸色很不好。

  “我靠!”刘大双险些没一个跟头坐在地上。买房子只能使用七十年,已经觉得够那个了,这乌泰老小子更绝,交了买地钱,这地还得每年交租金,绝对是前辈高人。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