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三章 君子一面,绝迹江湖(2)_粤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小麦颇有些震惊地说道:“这……王五梅是少有人知的近代巾帼啊,我也是校外实践的时候捡当地老人家的舌漏听回来的,听说抗战之前,游击纵队掩护爱国文人后撤。其中就有一批梨园人才亟需转移……”

  眼珠子转悠着,林小麦回忆着资料上的内容,“王五梅当时是个面馆老板娘,擅长搭配料理,为了掩盖这批金嗓子的行踪,能够配出一种沙声茶给金嗓子们喝。金嗓子们喝了之后,短时间内声音嘶哑,不让关卡守官起疑心,等到了地方之后,再服下解药,仍旧是一条条甜美圆润的金嗓子……她孑然一身,既无人知道她的身世,后来抗战胜利之后,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去向……君子面竟和她有关?”

  王伯伯忽然容光焕发起来,说:“你等我一下。”

  他起身到了楼上,不一会儿就带着一本簇新的相册回来,翻到一张发黄发脆的旧照片,指给二人道:“你看。这就是五梅姑婆了!”

  看着旧照片上的大辫子姑娘,林小麦很是震惊,看着王伯伯道:“姑婆?”

  王伯伯点了点头,很是骄傲地说:“按照族谱来算,她是我阿爷的小堂妹。当年家国多灾难,姑婆被游击队吸收做通讯员,然后又被安排回来开档口收集情报。仗着会点中医,又会做少见的广府客家融合菜,很快就在洋城声名鹊起。原本城里的那些权贵子弟见她一个人无依无靠的,隔三差五找借口欺负她……”

  “就日子难熬,上头都准备下令撤了这点儿换别的站点那关口,城里巡捕署段署长老娘生日,按规矩要吃寿面。谁知赶上了那几日封城,像样点的面馆供不起几百份面条,姑婆一咬牙一跺脚,来了招‘平安险中求’,把交通站的同志全部拉过来,全员出动,愣是把寿面提供给了老太太,吃得老太太舒心了,那署长也就顺理成章成了面馆的保护伞,面馆因此转危为安,无人再敢骚扰。然后,才有了‘金嗓子行动’……”

  麦希明也听得入了神,看着照片上姑婆脚边一套担子家伙什,问:“这一套架罉,就是当初煮君子面的么?能煮几百份面?”

  手指轻轻点在那家伙什上,王伯伯微笑着说:“这一套当然不行啦,听说,姑婆既开档,也送厨上门——还不是现在的外卖那么简单。那会儿保鲜不好,交通也不发达,面送过去就坨了。所以姑婆是挑着担子,一头高汤一头料,上门用人家的柴火灶头现煮。这张老照片,就是那个警署署长老娘安排她照的。那位老太太问她,她的面条叫什么名字,姑婆告诉了她,老太太就给起了‘君子面’的名头,后来还请了一位大师写了牌匾送给姑婆……”

  掀开相册下一页,露出‘王记君子面’的招牌拓片照,笔致圆柔,锋中藏骨。麦希明不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