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二章 欲善其计,先谋其器(1)_粤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赛说:“那就是别人的事情咯……”

  见她兴致不高,麦希明也很识时务地没有继续。

  况且,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他对卞赛说:“卞姐,不知道您和白土坳那边的陶瓷厂家关系如何?我对那些白土缸,很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还请麻烦您帮我搭个线,我想要采购一些。”

  林小麦在旁边听着,感到奇怪。眼珠子转悠了几下,笑道,“我知道为什么了……”

  白土老缸能养百藻,正好是养白玉螺藻的天然培养皿!

  作为文人面之一——君子面的绝配,白玉螺。因生态环境变化,原材料片片螺藻的产地萎缩,几乎濒临失传。只有一家南郊食品厂老板白可明凭着情怀苦苦坚守,还在亏本经营。如果能够从根子上解决原料生长问题,种出水藻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没有留意到林小麦脸上那会意的微笑,不明就里的卞赛好奇地说:“牵线没问题。不过你要白土缸做什么?那东西又大又笨又重……嗯,听说您的新园区马上要投入建设了,难道是做装饰用?这时候也太早了吧?而且……交给专业的装修团队不好么?”

  微笑着摇了摇头,麦希明坦诚相告:“做装饰确实不错,不过那是之后的事了。实情是,我们之前寻访过有一味凉菜叫做‘白玉螺’的,因为原材料那种水藻极为难寻觅,快要绝迹了。我现在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也许这个白玉缸,能够培养螺藻,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非常专业,我得跟我洋城的技术总监以及专家们沟通请教过。不过……试试,总是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的。”

  借着麦希明的话头,林小麦一长一短地把三碗文人面的故事,以及君子面和白玉螺的渊源告诉了卞赛。故事说起来有一匹布那么长,就算她口齿便给,也说了好一会儿,把卞赛听得一愣一愣的。

  接二连三地,八菜一汤上齐了。因是自家人吃饭,分量十足,样样够锅气。其中林小麦和麦希明一大早买回来的山坑螺和小泥鳅也在其中。小泥鳅做成了当地人常吃的泥鳅鸡蛋汤,汤色浓白。

  林小麦一见到,说:“我真的是很好奇……一般来说,鱼汤雪白,来自于丰富的蛋白质。可是阳县人是怎么能够把泥鳅汤也做得这么白的呢?”

  卞赛笑着说:“用粗盐面粉洗干净泥鳅,再把泥鳅煎熟,起锅。下了大量的生姜和蛋一起煎熟透了,放一半泥鳅进去,一起继续煎,中间把它们怼个稀烂,然后放90度左右的热水。猛火滚开之后,再转小火慢熬,熬到边上泛起微黄的奶皮,就行了。这时要把汤过一次箩,箩底衬新鲜的苏叶和薄荷叶,在过箩的过程中辟腥。这时候重新煎蛋,放入泥鳅,放入汤,再煮开,最后调味,放入一点点葱花即成。这是阳县人都会的传统做法。”

  这一碗阳县随处可见的泥鳅汤,汤色不是死白的,而是白中透着陈年象牙般的微黄,入口醇厚,鸡蛋纯粹成了配角,单纯给泥鳅提味增香。点点葱花带了几分生猛荤味,开胃无比,唤醒味蕾。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