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七章_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说一个城池接一个城池的失守,让他慌乱起来。

  大年初一,齐国破了祖制——升朝。大臣们丝毫不敢怠慢,天未亮已齐聚宫门外,其中一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不过月余,崔子笙已经腰带渐宽,面色如蜡,需靠旁人搀扶才能勉强站立。

  而一旁的崔国辅看上去更像是老了十年,头上的白发愈加明显。他用眼角的余光看着儿子,心中的不忍可想而知。

  宫门一开,大臣们急促地向宣政殿前走去,今天的议事,只有一项。皇上打算走个过场就把兵符交给崔子笙。但今天,他一抬眼便看见崔子笙站在人群中奄奄一息,心突然就提到了嗓子眼儿,问:“崔将军可是有何不适?”

  “回皇上,臣下伤寒为好,加之天冷,旧疾发作,估摸调养一段时间便能好。”

  “来人,给崔将军赐座。”

  “谢皇上。”

  皇上咽了一口唾沫,坐直腰板,强作镇定道:“如今边疆告急,众位爱卿可多提提意见,集思广益才是。”

  卢御史出列,说:“臣以为,突厥前年便与我国签和,如今只是内政纷乱,若我国贸然出兵,怕是师出无名,到时候被反咬一口,岂不枉费我们签和的心思。”

  张书令愤愤然出列,一拱手,道:“如今天门,玉门具已沦陷,函谷关也岌岌可危。突厥虽对外宣称是内战,谁知这会不会是个借口,以此冀望吞并我国疆土。由此,臣主战不主和。”

  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方人马唇枪舌战,互不相让。皇上无措,不知该听那一边,他问:“崔将军,你是何看法?”

  “突厥自哥必可汗死后,内廷一直动荡,只是少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争。突厥向来是有传弟不传子的传统,当年的皇位很自然地就传到了现在的合室可汗手中,只是哥必可汗的儿子赤勒一向不甚服气,臣亦与他有过数面之缘。”

  崔子笙说到一半,似是有些胸闷,大喘气了几次,才稍稍平复下来,继续说道:“臣下以为,突厥政变之事应是不虚,只是为何在此刻兵变,仍需细查。”

  “以将军之见,突厥此事该如何处?”

  “合室可汗虽无大谋,毕竟在位十年,其兵力财力不可小觑。赤勒虽是个部落首领,掌控的兵力有限,但他始终存着野心,臣听闻他一直在暗里招兵买马,就从此战役来看,赤勒也许是得了别的援助,不然以他一己之力,绝不能到此地步,就是不知援助者,是突厥的其余部落,还是另有其人。臣担心的是,若赤勒勾结吐蕃,将会置我大齐于不利之境地,到那时,不光是西北地区,整个西部都会陷入混战,突厥和吐蕃也会借此瓜分我国的领土。”

  局势仿佛陷入了不可见的深渊之中,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此时,年过半百的李尚书出列,说:“依崔将军所言,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