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4章 224 见王锡爵_寒门之士[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张学颜当着张居正面夸赞柳贺,其中有吹捧张居正的意思,也对柳贺重农一事颇为欣赏。

  柳贺人在镇江府,心中却依旧挂念着百姓温饱,为官到这种地步,已经十分了不起。

  张居正早已读过这一期育言报,报纸登载先由内阁核查,他与柳贺又常常通信,自然清楚柳贺近日在忙些什么。

  柳贺离京之时和他说过的话,都在一步步慢慢实践。

  张居正心中明白,柳贺与那些恋栈权势的官员不同,他在京为翰林也可,在地方为亲民官也可,但张居正私心里认为,以柳贺的才能,必得放在天下权势最尊贵之处方可有为。

  他年轻时在官场失意,由京城返回家乡江陵,一路多见官员贪腐、百姓穷困,然官员也有精干图治者,但其所恵不过一地百姓罢了。

  因而越是有能力者,越应当到能彻底发挥其能力的地方。

  不过张居正心中也十分欣慰。

  他未将心中真实想法告知柳贺,然而无论柳贺选择暂退返乡,还是在家乡促农事、助文教,都令张居正觉得,他张太岳还是有弟子缘分的。

  隆庆五年这一科进士榜,先是柳贺将他长子筛落,之后傅应桢、刘台上疏弹劾他,张元忭、邓以赞二人成日只知说他错处,之后夺情一事,吴中行、赵用贤意图上疏于师生之缘,张居正已无太多所求。

  他不是没有想过培养门生,可他所重之人大多反他。

  柳贺心中同样有自己的坚持,但遇上大事,他仍愿站在张居正这一边。

  夺情一事后,他与柳贺算是将话都说清了,于政事上柳贺依旧有许多不赞同他的地方,但在他一众门生中,能理解他的也只有柳贺一人。

  张居正其实不愿柳贺返乡太久,但他新读了柳贺所写的乡居小记,便觉得也该让柳贺悠闲几日。

  柳贺人不在京城,却仍在育言报上撰文,也有许多人对此不太服气。

  翰林院中,沈一贯便道:“这报归礼部,而非某人私有之报,若致仕返乡的官员人人都在报上撰文,其若戴罪,天子读了他文章恐怕还会怜惜,令其早日返朝。”

  罗万化听得此言不由皱眉:“肩吾兄,不如读过文章再行批判,如何”

  罗万化是状元,沈一贯为三甲,然而罗万化不受天子及内阁器重,官运只是平平,他一开口,沈一贯便道:“一甫兄,我只就事论事罢了,并未针对谁。”

  沈一贯虽未提柳贺之名,但他实则句句不离柳贺,谁都能听出来。

  事实是如此,柳贺人虽不在京城,育言报的影响力却一日胜过一日,人人皆知这育言报是柳贺所办。

  本月将是太后圣寿,扬州盐商主动献银为太后祝寿,民间主动捐钱,天子与太后十分高兴,便见了这些盐商,谁知这些盐商谈着谈着竟提起了柳贺,赞他为扬州百姓出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