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四章 时移世易,技术保存(1)_粤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脸上闪过一丝惋惜和惆怅之意,王伯伯说:“这几十年气候变化,雨林被蚕食,扁担藤变得稀少了,火耳就更少。火耳小小的一朵,菌体厚、出味慢,讲究烔炉煨得三分熟,再连汤带菌加入大煲中继续煮……得益于如今精确到分钟和零点几度的温度计,我把汤煲的温度调高了,能把黑木耳处理出那种风味……”

  一丝不苟地记录下王伯伯说话的要点,麦希明赞成道:“是的,尽是不同往日,现在科技发达了,好多东西其实反而方便了保存和传承。就好比说,从前兵马俑刚挖出来表面带彩色的,可是没有好的保存手段,只能眼睁睁看着彩色风化消失……近年来却有了科技突破,能够有限地保存彩漆了……”

  看了一眼麦希明放在茶几上录音用的手机,林小麦说:“又好比说要保存老味道老配方,从前靠的是师傅带徒弟,口传身授,中间出什么差错,不免打了折扣,甚至直接失传。事实上历史上好多能工巧匠的技术活就是这么传丢了的,但现在可以有不止一百种高科技保存手段,哪怕一时三刻没找到合适的人来学,也能把技术保留下来,甚至还能够在网络上发个英雄令,召集人才来学习……”

  看着越说越眉飞色舞的她,王伯伯若有所思地说:“大妹,所以你们这是打算……另外找人来学我家的君子面?”

  林小麦还没反应过来,麦希明立刻说:“不不……必须要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只是做个纯粹的记录而已……但是有一说一,王伯伯你觉得小麦说得话没有道理么?”

  浑浊的老眼底下精光闪烁,王伯伯呷了一口老普洱,缓声道:“确实是这么个理儿……我又不是老古董,你们不用那么紧张……话一打岔我给忘了,我说到哪儿来着?你们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吗?”

  把自己带来的橘子剥了一个,一分为三,头一份先放到了王伯伯面前,然后才是麦希明和自己,林小麦说:“对不起是我打岔了,说到您用黑木耳来代替火耳,结合现在的新厨具技术还原出本来味道。”

  王伯伯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对对,大妹记性好。行吧,我们继续……说完了汤,然后就是面。君子面用的是手擀细圆面,我们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嘛,还保留了很多古代中原的传统烹饪方式,结合了当地的食材,就形成了自己的当地特色。所以我们吃手擀面,而不是这边流行的碱水面。”

  麦希明问道:“细圆面?”

  王伯伯点头道:“没错。扁面劲道圆面滑,想面香,要宽汤。黄沙岛上男耕女织,男人还兼打渔狩猎,上山下海带干粮都是面食比较方便,所以我乡下家家户户会做包子馒头算盘子手擀面。过去有一个笨媳妇,刀工笨,有一把子傻力气,揉得面团光滑

  请收藏:https://m.f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